東南網12月1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劉惠萍 通訊員 黃圣澤 文/圖)11月30日下午,在三明沙縣區大洛鎮張田村,一批滯銷的蜜橘正在被采摘、挑選、包裝、搬運……三天前,10萬斤的晚熟蜜橘還掛在樹上,眼看這成熟的果子找不到銷路,愁壞了村民姜材焜。因一次“閑聊”,為姜材焜解決了燃眉之急。 姜材焜的橘子找到了銷路,喜悅溢于言表。 11月27日,沙縣區農業農村局干部涂日權在基層調研,與張田村黨支部書記姜坫梧聊天的過程中,發現村里還有十幾萬斤滯銷的蜜橘。據悉,張田村全村種植柑橘面積190多畝,年產量約150萬斤,其中晚熟蜜橘20萬斤左右。因前期持續陰雨天氣及市場銷售供大于求,導致大部分晚熟蜜橘待銷。 簡單的幾句“閑聊”,涂日權把這事掛心上。 據悉,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沙縣區把“四下基層”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堅持發現問題在一線、破解難題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著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四下基層”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結合開展主題教育,通過一線工作法,他與同事深入張田村蜜橘果園、水果批發市場實地調研,制定方案研究解決蜜橘滯銷問題。通過多次對接,僅花三天時間,就促成福建清語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張田村蜜橘種植戶的合作意向,以不低于市場行情的價格收購蜜橘,簽訂收購協議,并向村民支付了定金。 姜材焜把周邊的村民都雇來,幫忙采摘、搬運、裝車。 看著山上的橘子裝上了大貨車,姜材焜喜上眉梢,“家中主要收入就靠這片橘子山,眼看著果期就要過了,仍然找不到銷路,這些天都愁得睡不著。現在好了,橘子有人收走,真是幫我解決了個大問題。” 福建清語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良輝告訴記者說,“整個村十幾萬斤蜜橘,已經找到了銷路,大概三四天基本可以銷售完。” 大卡車載著滯銷的三萬多斤橘子,緩緩駛離村子,開往廣東,而準備離開的涂日權卻被村民留了下來,一句句感謝的話激蕩在張田村大地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