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在三元區城關街道新亭路,工人們頂著寒風,加緊施工作業,將鋪設好水管的溝槽回填水泥。 工人加緊施工 三元區新亭路片區因歷史原因,生活用水未納入市政供水范圍,常年以自引山泉水作為生活用水。近年來,因自然環境等諸多因素發生變化,山泉水供應不穩定,降雨豐枯直接影響供水量和水質,大雨、暴雨極易造成水質泥沙過多、水質受污染等情況,居民用水存在安全、衛生隱患。在接到群眾反映后,城關街道積極行動,組織人員做好籌備資金、入戶走訪、協調對接等工作,將供水建設項目作為民生工程積極推進。 “項目管道總長約1.44公里,工期3個月。我們計劃年前完工,爭取在春節前讓居民用上安全、干凈的自來水。”新亭片區供水建設項目經理雷文福介紹,項目總投資約228萬元,工程完工后,將滿足片區約160戶共3500名住戶生活用水的供水需求,全面提升群眾飲水質量,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小小一滴水,關乎大民生。從“有水喝”到“喝好水”,從供水“面的覆蓋”邁向“質的提升”,水量足、水質好,好水才能滋潤群眾的好生活。家住新亭社區的市民涂勇基表示:“感謝政府解決困擾我們的用水問題,實實在在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新亭片區群眾紛紛對這件民生實事點贊。 面對群眾的訴求,城關街道堅持常態化查訪解決群眾身邊困難事、煩心事。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城關街道組織開展集中學習220余次,召開近鄰懇談會30余場,現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05個,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98個。(三明日報 陳詩宇)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