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30日訊(本網記者 蔡曉卿 通訊員 熊明歡 張顯超 李廣 文/圖)清洗、除雜、腌制……1月21日清晨,三明泰寧縣杉城鎮小均村的農戶盧世萍開始對鴨子進行預處理,準備制作年貨熏鴨。 預處理之后的鴨子 熏鴨是泰寧過年必不可少的傳統美食,它不僅味道鮮美,也寓意著團圓和幸福,成為了春節招待、送禮的佳品。每當春節來臨,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熏鴨,聊著生活中的趣事,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年味十足。 今年44歲的盧世萍已經有5年的熏鴨制作經驗。早些年,盧世萍在城里經營餐館,熏鴨一直都是他們餐館的特色菜,深受顧客青睞。如今,她的熏鴨僅通過線上售賣,生意一樣火爆,每逢春節,新老顧客都爭相預定。 蒸熟的熏鴨擺在鐵鍋中準備熏制 “我用來制作熏鴨的鴨子都是散養在鄉村農戶家的,這種本地土鴨味道最是鮮美。”盧世萍邊說邊去掉鴨子羽毛和內臟,然后用清水沖洗,確保表面干凈。 清洗完后,盧世萍便開始把鴨子放進沸騰的開水中過濾掉血水,隨后將鴨子鋪開撒上鹽巴進行腌制。 “我做的熏鴨從來不用其他的調料,只用鹽巴,”盧世萍一邊介紹腌制方法,一邊給鴨子做“泰式按摩”,讓鹽均勻地分布在鴨子的表面,使其更好地腌制入味,接著就把布滿鹽的鴨子放進蒸箱里面再做個“桑拿”。 盧世萍將熏制好的熏鴨掛在欄桿上曬 大約等待一個小時之后,蒸熟的鴨子從蒸箱里端出來,頓時,房間里煙霧繚繞充滿香味,此時鴨子表面已經變成了淡黃色。 接下來,盧世萍在一口鐵鍋里均勻撒入茶葉與大米,不放一滴水,將蒸好的鴨子放在里頭熏制。“這樣熏制的鴨肉是最入味、最香的。”盧世萍蓋上鍋蓋開始生火。 曬干的熏鴨 十幾分鐘后火勢猛漲、熏制完成,揭開鍋蓋,撲面而來的是茶香和鴨肉香,不由得讓人垂涎,此時便能發現,鴨肉的表面呈現出了金黃色,將熏鴨提起,鴨油從表面滑落,又帶出了一股沁人心脾的油香。 “這樣制作出來的熏鴨,再曬上三五天就算制作完成,就可以上餐桌了,吃起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肉質緊實。”盧世萍看著制作好的熏鴨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據介紹,今年入冬以來,她已經接受了200多位顧客的預訂,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