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5日訊(通訊員 張凌波 黃尉峰 文/圖)村莊規劃、耕地開發、農產品烤房、兒童微樂園、道路整修、滑坡治理、亮化工程……這些為民辦實事項目在寧化縣石壁鎮溪背畬族村如火如荼。 自2021年7月,三明市自然資源局黨員干部黃榮華經組織選派到寧化縣石壁鎮溪背畬族村黨支部擔任第一書記,兩年多來,他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近700萬元,投入產業發展和村莊治理,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強溪背畬族村黨支部建設 在2021年村級組織換屆期間,黃榮華積極做好調查摸底,與村干部和黨員群眾溝通思想,扎實推進換屆選舉工作,實現村“兩委”班子新老交替運轉無縫對接。 為完善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展廳和黨群服務中心,投入30萬元進行建設,打造成為三明市鄉村振興示范線路之一。為加強黨性鍛煉,黃榮華先后組織支部黨員到寧化泉上、江西興國等地開展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黨日活動,組織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關愛老人、反詐宣傳等主題黨日共31場。 “只有不斷加強村黨支部建設,才能緊緊扭住鄉村振興的‘牛鼻子’。”黃榮華表示,要把加強基層黨建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他帶領村干部和黨員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與市自然資源局、縣供銷社等4個支部開展聯創共建,提升村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溪背畬族村多次位居全鎮23個村(居)年度工作綜合考評第一名。 推動溪背畬族村產業振興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寧化縣厚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溪背畬族村引進的一家民營企業,在村內種植油茶3200余畝,已實現茶籽篩果壓榨精煉流水生產,于2021年底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注冊商標“農夫曲”。 黃榮華(左五)在走訪村油茶企業時幫助茶農挑撿油茶籽。 2021年10月,黃榮華經走訪了解到該公司急需茶籽堆漚及存放冷庫的情況后,協調有關部門給予少數民族發展資金25萬元建設油茶堆漚場及冷庫項目(由溪背畬族村租賃給該公司使用),并指導該公司申獲農業產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稱號。2022年4月,成立溪背油茶產業黨支部,帶動油農聯合成立油茶產業合作社,實現“黨建+公司+農戶+合作社”模式,有效促進油茶產業發展,被評為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 此外,為發揮溪背畬族村自然景觀老鷹山獨特的資源優勢,黃榮華抓住商機發展休閑旅游,多方籌集資金300余萬元建設畬族農耕文化園,完善老鷹山登山健身步道3000余米、觀景亭3座、停車場、游客開闊式餐廳等;通過招商引資,注冊成立縣山哈旅游有限公司,助力畬族農耕文化園的發展。 黃榮華注重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發展,培養村致富能手。他鼓勵村民張政明返鄉創建老鷹山生態農莊,從事種養與觀光休閑項目。在他的協助下,張政明流轉撂荒耕地114畝,擴大種植貢米50畝、薏米15畝和養魚等,獲評市級家庭農場示范場。“黃書記是個熱心人,經常走訪關心我,給予指導幫助。”張政明感激地說。 通過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雙輪”驅動,實現產業興旺,不僅壯大了溪背畬族村村財,還解決部分村民家門口就業,讓村民腰包鼓起來。2023年,該村村財自營收入達38萬余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1萬元。 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 據了解,黃榮華在駐村以來,摸排原建檔立卡貧困戶27戶69人的基本情況,對掛鉤的脫貧戶以及突發困難戶進行重點跟蹤管理,關心慰問困難人群,積極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溪背畬族村有些責任田比較偏遠,路難走,近些年干旱時缺水,沒收成,能不能幫助解決修路和灌溉問題。”村民張大叔說。針對這個問題,黃榮華協調有關部門投入100萬元將溪背畬族村農田的路、溝、渠進行整修,進一步完善抽水灌溉等基礎設施。另由其派駐單位每年撥給10萬元的農田管護費,全面優化溪背畬族村邊遠耕地的種植條件,全面優化溪背畬族村邊遠耕地的種植條件,促進了農業增產村民增收。 據石壁鎮農村規劃建設管理辦負責人介紹,為了解決安置建房戶反映10多年拿不到產權證的問題,黃榮華發揮職能部門優勢,爭取縣自然資源局的支持,將石壁鎮列入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試點。他主動協助工作人員到村開展政策宣講,收集辦證材料,根據現行宅基地管理政策,依法解決手續不全的歷史遺留問題。目前,石壁鎮共辦理870本,其中溪背畬族村已有40余戶取得了不動產權證書。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駐村期間,溪背畬族村在黃榮華的帶領下,獲得“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村莊’”“福建省休閑美麗村莊”“全市民族團結進步重點單位”等多個光榮稱號。 “我們將重點推進畬族農耕文化園休閑旅游、研學基地、森林康養、智慧鄉村、110千伏變電站等項目,打造鄉村振興與自然生態融合發展的美麗溪背畬族村。”暢想未來,黃榮華充滿信心與期待。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