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4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肖曉敏 通訊員 雷玉平 )“3月6日,黃金輝送包菜、小白菜共16斤。”3月6日,在三明市明溪縣沙溪鄉梓口坊村老人養護院,工作人員范良富在泛黃的“愛心本”上記錄這件小事。記者翻開這個本子,從青菜到雞蛋,再到魚肉、雞肉……上面一筆一劃記錄著村民們對老人的關心。 黃金輝將帶來的蔬菜整齊地擺放在桌上。劉惠萍 攝 原來,黃金輝是當地的村民,子女都在國外,老伴帶著孫子、孫女在三元區讀書。72歲的黃金輝一人待在村子里,并沒有生活上的“后顧之憂”。“我一日三餐都在這里吃飯,平時自己有種些菜,吃不完的就送到食堂來,也省得買了?!睍B護院送菜來的不只有黃金輝,村里人習慣了將家里的新鮮瓜果時蔬免費送到食堂。每至逢年過節時,還有村民特地送些雞鴨魚肉為老人們“加餐”。 據了解,明溪縣沙溪鄉梓口坊村現有出國人員816人,約占全村戶籍人口的37%,大量的青壯年出國務工經商,只能將年邁的父母留在家中。針對這一特點,新僑村梓口坊村在2016年籌集資金600余萬元建設老年養護院,占地面積2088平方米。除了長者食堂,養護院里還設立了醫療室、健身室、多功能媒體室、閱覽室等。目前,村里有20余名老人在食堂用餐,每人每月繳納210元的餐費,就能吃上兩葷兩素一湯。除了服務好這些堂食老人,梓口坊村的鄰里志愿者還為4名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務。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每月15日的集體生日,每年重陽節、“重陽宴”免費宴請全村60周歲以上老人、“桑梓融情”志愿服務隊舉辦歌舞表演、打糍粑等活動,還為村子里老人們的生活增色添彩。 在養護院門口的墻上,愛心源源不斷的聚集,其上紅色榜單詳細列出了2023年重陽節時,愛心企業和個人對梓口坊村的愛心捐贈情況:收到愛心捐款77320元,重陽宴支出28700元,結余48620全部存入養護院專戶,用于梓口坊村敬老、愛老、孝老活動開支,并定期公布。據統計,自2016年來,養護院累計收到捐款捐物1800余人次共300余萬元,營造了“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新風尚。 在梓口坊村醫養結合中心,老人們共享九九重陽宴。 羅杰 攝 這種文明新風尚,在明溪縣楓溪鄉也有著生動實踐。作為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的楓溪鄉小珩村,以“文明家庭”創建為抓手,組建志愿服務隊,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宣講活動,大力推廣“不嫁不娶”新風尚,遏制婚俗陋習。 “沒有彩禮嫁妝,沒有鋪張浪費地大擺酒席,兩邊都是家,我們感覺簡約而溫馨?!被叵肫鸲说幕槎Y,楓溪鄉小珩村的王伶俐、晏聯濱夫婦,臉上透著幸福的笑容。 這種婚俗新風尚,不僅減輕了雙方家庭的經濟壓力,也提高了年輕人的結婚意愿,還形成健康文明的婚姻價值觀。 從老人養護院到健康文明的婚姻價值觀,明溪縣匯聚文明能量、創新社會管理,讓村子里的老人都能從“老人養護院”中傳遞愛、放大愛,用新時代的新觀念為社會風尚注入源源不斷的“文明動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