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流動科學課”福建站活動在三明明溪啟動 東南網5月22日訊(通訊員 雷玉平)在第八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5月21日,2024年“流動科學課”第四站走進福建,在明溪縣城關小學舉辦啟動儀式。 本次活動以“禮贊科學家·快樂學知識”為主題,由中國科技館、教育部宣傳教育中心、抖音聯合發起,由福建省科技館、三明市科協、龍巖市科協、平潭綜合實驗區科協承辦,將科學家、科普達人等多元社會優質資源與現代科技館體系科普資源相結合,深入科普工作“最后一公里”,讓“流動科學課”來到鄉村青少年身邊。 啟動儀式上,福建省科技館為孩子們表演科普劇《寸草向春暉》,生動演繹了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林占熺教授在寧夏扶貧的真實事跡,帶著孩子們感受福建科學家“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農民飯碗里”的崇高精神。同時,福建省科技館向明溪縣胡坊學校和城關小學捐贈科學課資源包,托起鄉村孩子的“科學夢”。 科普大篷車 活動還邀請了海洋生物學博士、廈門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科普專員吳昊昊及中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研究生、海洋科普博主張宜良,分別開講獨具特色的《海洋中生命的循環》《985大學“水產養殖”專業都在學什么?》科普報告,并同步進行網絡直播。課程形象生動,環節緊湊,吸引孩子們熱愛海洋、保護海洋、探索海洋。 科學課《看云識天氣》 此外,現場還開展科學課《看云識天氣》、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在孩子們心中埋下更多的科學種子,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敖裉斓目破沾笈褴囎屛液苷鸷?,里面有各種科學原理,比如說汽車的發動機,油井是怎樣開采石油的,這些讓我覺得很有意思,讓我更加喜歡科學?!泵飨h城關小學學生杜永涵說。 “流動科學課”是現代科技館體系聯合行動的重要內容。作為“流動科學課”重要載體的科普大篷車,自2000年啟動至今,已累計向全國配發車輛1849輛,開展活動42萬次。多年來,福建省科普大篷車項目實施成效顯著,截至今年5月,全省共配發運營科普大篷車26輛,行駛里程35.9萬公里,僅三明市的一輛科普大篷車就累計巡展850場,開展科普活動370余場,服務基層公眾52.45萬人次,助力鄉村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