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5日訊(本網記者 練為泉 文/圖)有一處魚塘,周圍四面環山。有兩位村民,一人在此處山底養魚20多萬尾魚、山中林下養雞500多只,一人在山頂養牛100余頭。四季輪轉,萬物生息,構建出農村的“山間一體化”農業。 冷泉魚魚塘。 濟村鄉新田村距離寧化縣城20公里,這里四面環山,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古樹參天。新田村東南處現存古冰川地質遺跡,有形狀不一的冰臼100余個,當地人把流經冰臼的山泉水親切稱為“冷泉”,而冷泉水所養的魚即為“冷泉魚”。濟村鄉森林覆蓋率達78.46%,得益于新田村村民的保護,該村的自然生態環境保存良好,植被豐富。 冷泉魚。 天蒙蒙亮,新田村村民、三明市龍頭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田冰臼森林人家)總經理巫朝富帶著村里兩位兼職的老伙計,沿著水泥路,前往他在龍頭溝一處“無名”山下養殖冷泉魚的魚塘。“我們在這里養的主要是草魚、鯉魚、鯽魚等家魚,草魚是用來制作寧化生魚片的首選魚。”巫朝富介紹道。魚塘邊上種植的薏米草是專門用來喂養冷泉魚的。魚塘旁邊還有一處小魚塘,蒼翠古樹下,小塘中有魚數十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據了解,這是專門用來放置提前捕捉起來的冷泉魚,以便供給商戶,2023年巫朝富公司出售冷泉魚數千條。 除了對外銷售,巫朝富還自產自銷,2022年他經營的新田冰臼冷泉小館被評為市級三星級森林人家,時有游客來他這里聚餐、游玩。他除了養冷泉魚,還在新田冰臼的正對面山上茂密的闊葉林下養了數百只雞,他時不時要前往林間添水。 小滿已過,青草茂盛。從養雞處的另一側走到山頂上,新田村村民巫升煒在那里放養了百余頭牛。 據了解,2017年,新田村還成立了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目前有社員10多人,主要種植水稻和煙葉,發揮聯農帶農作用,推進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目前該村制種水稻和寧化河龍貢米600多畝,畝產3000元。新田村黨支部書記巫勝群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深入踐行“大食物觀”,以山為基礎,保持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向森林要食物。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