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13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9月10日,“智農聯”平臺在三明正式上線運營。該平臺自今年7月29日試運營以來,平臺合作商家大戶達30多家,上線90多款產品,累計交易額1.1億元,預計今年交易額可達5億元,2025年交易額可達10億元。 這一平臺是全省首個融合工業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模式的數字農業服務平臺,能廣泛鏈接農業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擴大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業供應鏈協同水平,推動涉農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全方位轉型升級,有效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也是繼沙縣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后又一個區域性涉農產品交易服務平臺,將進一步拓寬三明市“兩山”轉換路徑。 平臺還將為入駐的小微農戶、合作社及農業企業提供農村電商服務培訓和技術支持,提升他們的電商運營能力,從農業產業的最末端著手,助力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扎實推進市數字經濟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工作,印發出臺了產業鏈專項規劃、實施方案、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積極爭取產業政策,在特色制造業率先開展數字化轉型,圍繞醫療、衛星、金融等領域培育了一批典型應用場景,“閩光云商供應鏈金融服務應用”“農村產權交易數據共享體系”入選2024年度全省數據要素應用優秀案例,完成首例數據資產入表,策劃生成的“三鋼閩光智能制造”“三明海絲衛星數據運營中心”“海絲星座”“智慧數字物流平臺”等一批重點項目正有序推進。截至8月底,全市38個數字經濟產業鏈重點項目,總投資77.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4.8億元,已完成投資19.4億元,完成率為78.2%。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