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文娟是泰寧縣梅口鄉謝家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也是縣、鄉、村三級婦聯執委、泰寧縣婦聯兼職副主席。多年來,她懷著滿腔熱情,用實際行動引領鄉村振興,不斷增強鄉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回歸山村 做群眾心里的“貼心人” 2011年,湯文娟從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后,在福州工作并創立了自己的公司。2018年春節,湯文娟回到謝家坪村,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找到她,“鄉里正在人才回引,今年剛好村‘兩委’換屆,像你這樣有學歷、有能力的女性青年太缺了,回村里競選村支委和婦聯主席,為百姓做點實事。” 心系家鄉的湯文娟關了公司,決定回來建設家鄉,2018年6月,她當選為謝家坪村支委、村婦聯主席。為了盡快讓自己從“門外漢”轉變為“里中人”,她挨家挨戶“自我推薦”,熟悉村情,了解村民訴求。 寒暑假和留守兒童一起作畫 在走訪及聊天過程中,湯文娟發現村里的留守兒童每到寒暑假期間,由于家庭監管的缺失,不是在家里看電視、上網,就是在外“瘋玩”。面對這種情況,她積極向上級溝通,爭取資金建成謝家坪婦女兒童之家,創辦了全縣首家寒暑期國學學堂,每年的寒暑假期她親自上陣為孩子們講國學知識、輔導作業,讓孩子在課外之余擁有一方學習樂園。同時積極爭取縣、鄉婦聯支持,征集村里有文化的婦女組成“愛心媽媽”團自愿與村里的留守兒童結對幫扶。現在,她成了兒童口中的“湯老師”“湯媽媽”。 扎根山村 做百姓喜愛的“當家人” 2021年10月,村“兩委”換屆選舉,湯文娟順利當選謝家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成為村里名副其實的“女當家人”。 雁飛千里靠頭雁,船載千斤靠舵手。如何最大限度方便村民,為村民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是她常思常想的一件事,作為村干部她總是讓自己“多走路”,讓村民”少跑腿”,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服務。 為了更好記住每個村民的訴求,湯文娟走到哪,記到哪,她常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掛在嘴邊。包里的民情日記本里,也從一開始空白,變成一行行字,一頁頁清單,包里裝的內容越多,肩上的責任越重。 通過多方努力,近年來共向上爭取到資金1000余萬元,村里飲用水管網改造,水保公園、兒童微樂園等民生事一件件辦結。沿線綠化、靚化工程全覆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湯文娟也多了一個 “包包書記” 的稱號。 此外,湯文娟為了把常年外出務工人員和在留守在家的村民凝聚在一起,2020年她策劃了謝家坪村首屆“雙百”(嘗百家宴,讀百家書)農民春節聯歡會,村民自編自導的文藝節目,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增進了鄰里感情。在湯文娟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謝家坪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 發展山村 做巾幗創業的“領路人”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村民收入才是關鍵。為了讓留在山里的婦女群眾也能提升技能、實現就業,湯文娟組織婦聯執委、婦女代表圍繞創業主題召開婦女議事會,廣泛收集婦情民意,根據婦女群眾需求,組織多次種植技術、農產品銷售、電商直播文旅產業等技能培訓。 同村民一起查看煙苗長勢 同時,充分利用村里的閑置土地,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流轉農田600余畝,以土地入股分紅+農戶務工增收等模式,實現村集體和村民雙“豐收”。并引進廣興洲家庭農場培育休閑采摘園,種植百香果、葡萄、黃桃、水果玉米等優質果蔬,年產值200余萬元,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期間,湯文娟還積極開發新業態發展文旅經濟,采用“銜泥歸巢”的形式,探索強村富民新路徑,鼓勵歸巢雁帶動村民盤活閑置房產,大力發展康養示范民宿20余家,8位女性參與其中;引進熱帶觀賞魚養殖2家,鼓勵大學生返鄉發展電商產業,讓家鄉的農業產品走出大山。 走進如今的謝家坪村,青山環繞,溪水潺流,麥浪翻滾,瓜果飄香,猶如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卷徐徐展開。多年來,湯文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為群眾和婦女兒童辦實事、辦好事,用責任擔當詮釋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書寫巾幗華章。湯文娟在2023年被評為“最美基層婦聯執委”,2024年被評為“最美女網格員”“全市優秀共產黨員”。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