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11日訊(通訊員 黃中泉 蘭方萌)10月8日,隨著“嗡嗡”的蜂鳴聲傳來,一架小型無人機騰空而起,盤旋于永安市燕北街道沙溪河面上空,來回對沿線河道及環境進行日常巡邏。 無人機“空中巡河”中。 地面上,工作人員一邊察看著實時畫面,一邊熟練地操作著無人機,全方位拍攝巡查,河道水體顏色、漂浮物等情況便清晰快速呈現在監控屏幕上。 為推動巡河智能化、信息化建設,燕北街道河長辦創新巡河方式,引入無人機作為“巡河員”,采取“陸空結合+人機協作”立體巡查模式,科技賦能,借“眼”治水,有效解決了傳統徒步、車輛巡河等人工巡河存在的種種弊端,開啟了河湖智慧巡查新篇章。 “人工巡河方式受地形、植被、天氣等自然因素影響,耗時長、效率低、覆蓋有限,難以高效常態化監管。采取無人機巡查,巡查頻次高,監控范圍廣,既高效又安全。”燕北街道河長、黨工委書記肖志濱說,利用無人機巡河后,可實時比對分析河道管理數據,及時發現處置亂倒、亂排、亂搭、亂建等問題,更好地保護水域生態環境。 靚麗的生態環境。 巡河“探得寬”,更要“查得嚴”。燕北街道河長辦創新采取“無人機+河長制”協同巡河模式,融合“天網”與“地網”,著力提升巡河廣度、深度和精度。利用無人機先進技術,全方位掃描河道周邊死角,精準監控水域動態,可有效破解視覺盲區難題,迅速找出污染源,及時發現違規行為,成為水環境保護的“千里眼”。 無人機空中巡河以“智”促“治”,優勢獨特,定位精準,效能提升,已成為當地河道智慧治理的有效手段。8月以來,燕北街道累計開展無人機河道巡查14次,發現處理河岸垃圾、河面漂浮物等問題6起,排查復核疑似“河湖四亂”圖斑6處,水域巡查效能大幅提升,河道監管智能化、精細化,為繪就“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