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12日訊(通訊員 詹鐵笛 張淑瓊)“小張啊,趕緊給優待證辦了吧,下個月我就要出國了。”“大叔,您先坐,喝杯水,稍等一會兒,馬上給您采集信息。” 詢問信息、采集照片……近日,三明市明溪縣沙溪鄉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張惠玲熱情地幫助一位退役軍人完成了信息采集,前后用時不到15分鐘。 張惠玲今年27歲。2019年9月退伍后,她考入明溪縣沙溪鄉政府,現任沙溪鄉人民武裝部副部長、退役軍人服務站專職工作人員。 “現在能為廣大退役軍人服務,我感到很幸福。”張惠玲高興地說。 “讓退役軍人成為全社會尊重的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2020底,張惠玲正式走上新崗位,角色的轉換帶來了全新挑戰,她努力學習業務技能,了解退役軍人所想所需,當好退役軍人的“娘家人”。 工作中,張惠玲積極向縣退役局、兄弟鄉鎮請教學習,利用休息時間自學《傷殘撫恤管理辦法》《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政策法規,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業務精熟,政策吃透,才能更好地為退役軍人答疑解惑,協助他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作出最優選。”張惠玲說。 一個月內,張惠玲對全鄉136戶退役軍人家庭進行了入戶走訪排查,面對面交流,心貼心互動,對鄉里所有退役軍人的情況做全面了解。誰有出國發展的需求?近期可能需要辦理什么手續?需要什么服務?誰的家庭條件困難,是否有匹配的政策幫助他們?這些都是張惠玲考慮的。 崇軍擁軍,做退役軍人的暖心人。作為有名的僑鄉,沙溪出國人口占全鄉總人口的40%,部分退役軍人在異國他鄉謀生,信息采集工作差距較大,人員底子不清,光榮牌懸掛未到位。為此,張惠玲主動聯系相關部門,將退役系統中的優撫信息導出數據,形成工作清單。對信息采集和光榮牌懸掛工作進度實行每周一通報。同時,她細心梳理并建立退役軍人“一本通”臺賬,清晰了對象底子,找準了服務目標,全鄉光榮牌懸掛實現全覆蓋,做到零失誤。 紓難解困,做退役軍人的貼心人。通過溝通協調,張惠玲成功為4名受自然災害影響的退役軍人申請到補助資金,每人一次性臨時救助5000元。 穿上軍裝,保衛國家;脫下軍裝,奉獻社會。張惠玲說,雖然離開部隊了,但仍心系綠色軍營。希望能號召大家積極參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為營造全民擁軍優屬的濃厚氛圍盡一份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