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橄欖綠到藏青藍,從保家衛國到守護群眾,他以同樣忠誠的姿態,扛起守護一方平安的職責。他就是沙縣公安分局巡特反恐大隊教導員劉永國。 1995年,18歲的劉永國投身軍營,他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斷精進自己的戰訓技能,從一名普通士兵逐漸蛻變為中隊長。在部隊期間10多次受到嘉獎,3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授予優秀士兵、特優班長、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2009年,33歲的劉永國從部隊轉業。軍旅生涯之后,割舍不下戎裝和英雄本色的劉永國仍然選擇了一條不輕松的賽道。他說,深入一線,直面群眾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于是他來到藏藍警營里延續英雄夢。 15年的軍旅生涯,淬煉了劉永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優良作風,也讓他在面對身份、角色轉換時表現出極強的適應和學習能力。 從警后的劉永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多次代表沙縣公安分局和三明市公安局參加警務技能比武,并取得佳績。除了日常工作外,還積極參加警務實戰教官培訓,取得中級警務實戰教官證,并承擔全局民警警務實戰技能的授課工作。戰時為警,訓時為師。在訓練場上,劉永國總是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對學員更是高標準、嚴要求。他堅信只有訓時多流汗,才能戰時少流血。通過不斷積累和總結,他將實戰和基層工作實際相結合,提煉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全面提升了民警實戰水平和綜合能力。 2014年,劉永國調入巡特警反恐大隊。無論白天黑夜、周末假日,無論繁華鬧市、街頭巷尾,總能看到劉永國帶領巡特警隊員開展武裝巡邏的身影。他結合轄區治安形勢,將巡邏隊員分為3個中隊,分區域對城區12個社區的大街小巷,采取“點上看、線上巡、面上控”相結合的方式,在全區開展常態化夜間巡防,構建起“合成作戰、巡防一體、精確打擊”的夜間立體化社會治安巡邏防控模式,做到“止于未發、發即能破”。 巡邏隊員的日常工作是日復一日地嚴格訓練、年復一年地巡邏盤查。為確保緊急情況拉得出、沖得上。劉永國對隊員們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即全體隊員統一管理、吃住,值班人員24小時在基地待命,做好隨時處理突發事件的準備。2024年以來,巡特警反恐大隊出動警力4240余人次,警車424余輛次,救助群眾170余次,盤查各類可疑人員1171余人次,抓獲各類犯罪嫌疑人38名,城區夜間刑事、治安警情分別下降11.3%、15.5%。 2024年1月18日9時許,沙縣大洛鎮華口村路段,一頭水牛突然發瘋,撞傷兩名群眾。劉永國帶領隊員全副武裝驅車前往處置。考慮到事發地山高林密路陡,危險性較大,劉永國主動請纓,和大隊長曾清平走在搜索隊伍的最前方。隨后,搜索隊伍在山凹溝蘆葦叢中發現瘋牛,已經陷入狂躁的牛發瘋似地向隊員們沖來。劉永國找準時機,在確保周圍人員以及射擊安全的情況下,果斷開槍。幾聲槍響后,瘋牛被成功擊斃。 急事有速度,小事有溫度,一件件暖心事、一次次解民憂,都是為民辦實事的縮影。劉永國和隊員們時刻保持沖鋒的姿態,始終把百姓護在身后。 從軍15年,從警16年,戰場不同,責任不變。一路走來,軍綠圓了夢想,藏藍延續擔當。31年鮮衣怒馬、風雨如晦,他依然秉持一顆赤誠初心,忠誠守護萬家燈火。(三明日報 陳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