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峽兩岸美人茶大賽頒獎儀式 東南網11月1日訊(通訊員 葉長江)11月1日,2024年海峽兩岸美人茶大會在大田“第二集美學村”舉辦,近300名來自兩岸的茶農、茶商參與,共敘茶緣、共話茶事、共謀茶業。 此次活動由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指導,三明市農業農村局、三明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主辦,大田縣農業農村局、大田縣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承辦。 大會以“向新求質融通兩岸”為主題,進行開幕式啟動儀式、歌舞表演、茶藝表演、原創情景講述等,展現兩岸美人茶的深厚情緣和豐富內涵。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師范大學校長劉仲華為大會召開發來視頻賀詞。 當天,現場還進行了適制“大田美人茶”專屬化新品種選育合作項目簽約儀式、陳素全大師工作室揭牌儀式、2024年海峽兩岸美人茶大賽獲獎茶樣點評和頒獎、“農票貸2.0”授信儀式、美人茶藏茶儀式等,進一步為大田美人茶產業提檔升級注入新活力,推動美人茶成為兩岸融合的紐帶、鄉村振興的產業、縣域經濟發展的品牌。 “大田美人茶”專屬化新品種選育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一盞美人茶,緣結兩岸情。大田美人茶源自臺灣,與東方美人茶一脈相承。此次大會的舉辦不僅是大田美人茶產業發展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為兩岸茶農、茶商、茶企搭建了一個良好的交流交往平臺,助力海峽兩岸美人茶產業揚帆遠航。 大田縣有上千年種茶歷史,全縣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75座,境內峰巒疊翠,云霧繚繞,90%以上的茶園在海拔800米—1200米之間,獨特的宜茶環境,滋養出了大田美人茶的“三貴”特質,孕育了眾多優質名茶。 近年來,大田縣立足高山生態資源優勢,以建設中國美人茶核心區為目標,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以建設中國美人茶核心區為總目標,進一步擴大美人茶文化影響力,提高美人茶品牌帶動力,增強美人茶產業競爭力,提升美人茶科技支撐力,加快建成全國美人茶的標準輸出、種源供應、茶技實訓等融合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條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茶葉富民之路。 目前,全縣茶葉種植面積10萬畝,涉茶人員10萬人,有茶葉加工企業1310個(其中:臺商合資美人茶企9家,種植美人茶茶園面積1.95萬畝,產量946噸,產值達2.35億元),年加工毛茶1.49萬噸,全產業鏈產值40億元。其中,共有適制大田美人茶面積7萬畝,生產美人茶4200噸,占全國美人茶產量70%以上。 因茶興業,久久為功。大田縣先后被評為中國高山茶之鄉、中國美人茶之鄉、全國十大魅力茶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茶葉優勢百強縣、全國最美茶園、全國綠色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縣等榮譽。“大田美人茶開茶節”納入閩茶文化品牌,“大田美人茶”納入全省重點打造的區域公用品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