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加工車間 據悉,該公司總投資500余萬元,建有4.5畝標準化油茶生產加工基地,并注冊了自己的品牌商標“官江灣山茶油”,成功通過農產品生產許可SC認證。2023年,該公司在大龍鄉官江村承包了500余畝土地用來種植油茶樹,發展油茶產業。 “今年是個油茶豐收年,我們自己示范片產出和全縣種植散戶收購的油茶果共25萬斤,車間每天能加工2萬多斤油茶果,預計茶油產量一萬斤左右,產值約70萬元。”泰寧縣官江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雷秀興介紹道。 小小油茶果成了致富的“金果果”。該公司將采摘的油茶果經過晾曬、去殼、蒸炒、壓榨、煉油等工序,加工成的山茶油產品通過多種平臺進行銷售,形成了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為一體的油茶產業鏈,大大提升了經濟效益。 在產業鏈生產的各環節需要大量人工,也帶動當地不少村民就業,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僅能學習種植技術,還能增加收入,生產的茶油品質優良,深受福州、廈門、上海等地顧客的喜愛,村民的口袋也慢慢鼓了起來。 “從種植到生產我們都可以來油茶基地務工,在家門口上班真是太方便了,不出村也能賺到錢,還能照顧老人孩子,解決了我們的生活難題。”村民盧興龍感慨道。 為了整合分散的油茶資源,大龍鄉采取黨委統籌、總支協調、多方參與的“1+1+N”發展模式,通過科學種植、精細加工、專業管理,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經營。同時采取村企合作、校地合作、產銷合作、能人回引等方式,讓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能人、高校共同參與產業建設,推動油茶產業發展。 “油茶生產基地的建成實現了大龍油茶從零散種植向科學種植、粗加工到精細加工轉變,打破了大龍茶油有產量沒銷量的困局。”大龍鄉政府工作人員曾維杰介紹說。 與此同時,在泰寧縣朱口鎮、新橋鄉、上青鄉等油茶的主產區,村民們正抓住晴好天氣對茶果進行晾曬、剝殼,呈現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現如今,油茶產業正成為泰寧老區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也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泰寧縣科學利用閑置山地等資源,擴大油茶種植面積,改良油茶品種,確保油茶品質與產量。同時,加大對油茶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塑造有影響力的本地茶油品牌,不僅“綠”了荒山,更“富”了村民,使油茶產業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截止目前,泰寧全縣種植油茶樹面積約3.37萬畝,油茶果產量約4000噸,產油量約300噸,年產值近5000萬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