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跨越67年的等待,一次橫跨800公里的追尋 東南網11月29日訊(通訊員 李燕 馬軍)在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前夕,永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迎來了三名特殊來客——牧家友烈士在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的親人。 “你好,我在你們刊發的一篇烈士尋親報道中看到鷹廈鐵路犧牲烈士的信息,有一個名字和我太爺爺名字一樣,我的太爺爺叫牧家友,可以幫我核實一下有關情況嗎?謝謝!”今年10月,永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接到來自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陳小姐的尋親電話。根據陳女士提供的零星信息,永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快速響應,第一時間安排專人負責對接,查閱歷史檔案,核實身份籍貫、烈士犧牲時間等相關信息,并最終確定陳女士的太爺爺系在修建鷹廈鐵路中犧牲的烈士牧家友,目前安葬在永安市烈士陵園。 牧家友烈士,男,漢族,1928年出生,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人,原鐵道兵十一師五十三團四連副班長,1956年7月執行公務搶建鷹廈線在施工中犧牲。1958年4月,原鐵道兵8511部隊修建鐵路革命烈士陵園(現為永安市烈士陵園),安葬牧家友等19名為修建鷹廈鐵路犧牲的烈士。 11月23日,牧家友烈士的女兒等親屬一行三人到永安市烈士陵園,祭拜牧家友烈士。牧女士看到烈士紀念碑上的名字后,淚水奪眶而出,跪地不起說:“爸爸,我在有生之年終于找到你了,媽媽和哥哥已經來不了了,我實現了他們心心念念要找到你愿望。” 牧家友烈士的重孫女陳女士回憶說,因當時奶奶年幼,太爺爺犧牲前曾回家探親,再回到部隊后不久就接到了太爺爺犧牲的消息,他們只看到了滿是鮮血的衣服的照片。近年來,她看到各地大力開展為烈士尋親行動,抱著嘗試的想法,她在互聯網上輸入了太爺爺牧家友的名字,一篇信息跳了出來,他看到了牧家友的名字,非常激動,并撥通了永安市退役軍事務局的電話。 陳女士說:“永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全程與我保持聯系,得知我們是在雙休日到達祭掃,安排專人溝通接待,在現場引導,還特地為我們準備了鮮花,方便我們祭掃,服務十分貼心!” 近年來,永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傾力幫助烈士家屬尋親,目前已為3名烈士找到“親人”,并幫助烈士親屬如愿前往永安市烈士陵園祭掃緬懷、寄托哀思。 永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吳勁東局長說:“為烈士尋親,既是對烈士家屬的撫慰,也是對英雄烈士最好的緬懷與尊崇,更是弘揚烈士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具體體現。我們將持續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烈士尋親路,我們共同守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