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31日訊(通訊員 邱東蓮 文/圖)12月26日早上6點,在清流縣碧林北路助農市場里,蔬菜攤、肉攤、豆腐攤上擺滿了剛采摘的蔬菜和新鮮的豬肉、豆腐。 水靈靈的大白菜,綠油油的韭菜、大蒜、菠菜、西蘭花,帶著泥土的雪薯、芋子、馬玲薯,色澤鮮紅誘人的豬腿肉、條肉、排骨,晶瑩嫩白的豆腐…… 菜農們或蹲或站,在攤位前忙碌著,遇見來買的顧客會熱情地招呼。 “這塊區域有300平方米,是縣里開辟的助農市場,市場里的攤位不收費,主要在于幫助農民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收入,同時也方便周邊群眾買菜。”清流縣城建服務中心市管辦主任卓志強告訴記者。 菜農正在稱菜 余木英是嵩溪鎮的菜農,早早地來市場占了一個好攤位,她拉來了200多斤大白菜,全是25日從自家地里采收的。 “菜拿到這兒賣好啊,不收攤位費,又賣得快,中午12點以前就能賣完。”余木英笑嘻嘻地說。 還不到10點鐘,賣豆腐的王盛輝,攤上只剩下6塊豆腐。他每天早上5點多,從家里用三輪車運10板油漿豆腐來到助農市場。“在這里有相對固定的攤位,每天能賺兩百、三百元錢。”王盛輝說,自從來了助農市場,豆腐好賣,也不用交攤位費,還熟悉了不少顧客,再也不用挑著到處吆喝著賣。 來賣菜的顧客穿梭于攤位之間挑選著,菜農們迎合著顧客介紹著,濃濃的煙火氣驅散了冬日的寒意。 “這里的菜新鮮又不貴,我經常來這里買菜。”前來買菜的黃大姐在市場里轉了一圈,籃子里裝了白菜、芋子、雪薯、豬肉、大蒜、豆腐、香蔥等,她在清流縣碧林北路經營著一家快餐店,每天會來這兒采購新鮮的菜。 中午12點,菜農們陸續收拾攤位回家了。卓志強告訴記者,像這樣的助農市場,清流縣共有3個,另外2個一個在第二農貿市場,另一個在行政服務中心樓下。通過助農市場,新鮮的瓜果蔬菜及肉類可直達到市民的餐桌。 開辟助農市場惠及農民,只是清流縣為民辦實事其中之一。今年來,清流縣聚焦群眾關切,持續發力社會保障功能,目前,已落實為民辦實事項目22項,民生領域支出16.58億元,占全縣總支出80%以上,民生獲得感不斷增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