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思想之旗領航新征程;凝心聚力,理論之光照亮前行路。 理論宣講是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是聯系政策與大眾的紐帶。環顧三明各地,從機關單位到企業車間,從大街小巷到田間地頭,從學校課堂到項目工地,從群團組織到“兩新”組織……一場場深入淺出的理論宣講持續接力,一次次鮮活生動的解讀滋潤心田。 2024年,三明市委講師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結合深化拓展“三爭”行動,推動“四領一促”工作,聚焦理論宣講這一首要任務,聚力打造特色宣講品牌,聚勢強化宣講陣地建設,積極推動理論武裝工作不斷走向深入,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送去“理論盛宴”,讓更多理論知識成果“飛入尋常百姓家”。 深挖理論“富礦” 讓創新理論“聲”入人心 “我們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委在改革工作全局中綱舉目張的統領作用,堅持把方向、謀大局,聚合力、促落實,引導推動黨員干部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做到敢打頭陣、爭創一流,扎實推動改革提質擴面增效。”“要結合深化拓展‘三爭’行動,推動‘四領一促’工作,堅持把改革思維貫穿始終、把綠色發展貫穿始終、把特色發展貫穿始終、把革命精神貫穿始終,努力在新征程上爭優爭先爭效。”…… 改革潮涌,萬象更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后,我市迅速組建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市委宣講團,聚焦各領域改革重點,緊密結合三明實際,深入各地各部門各系統開展集中宣講和交流互動各20場次,指導各地開展集中宣講216場次、座談交流220場次,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激發奮進力量。 每一場宣講,都是一次生動的理論輔導;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匯聚力量的精神洗禮。“宣講報告會‘及時’‘解渴’,既有理論的深刻闡述,又有實踐的對策思考,讓人深受啟發,備受鼓舞。”這是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聆聽宣講后的共同感受。 改革風正勁,三明再出發。去年8月以來,三明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以“改革風正勁 三明再出發”百場微宣講活動,深入三鋼集團“勞模工作室”等理論傳播地、改革標志地、群眾聚集地開展宣傳宣講活動120余場,切實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講透徹,把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故事講生動,推動全市上下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識、堅定改革信心、激發改革活力。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我市堅持把理論宣傳宣講作為黨的理論武裝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工程的重要內容,圍繞重大主題,結合三明實際,深入開展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地方的孕育與實踐、“循足跡、悟思想、鑄忠魂、擔使命”、“一張藍圖繪到底 勇立潮頭開新篇”、黨紀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等主題宣講,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三明篇章凝聚奮進合力。 拓展多元陣地 把黨的聲音“傳”入千家萬戶 去年9月13日,在將樂縣萬全鄉常安村“習語長廊”,宣講員深挖三明改革發展實踐“富礦”,圍繞民生保障、法治建設、文明鄉風、文化遺產保護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改革內容,以故事化、通俗化的方式講述村里“小變化”,展示家鄉“大發展”,用村民的“小故事”映照當今“大時代”。 群眾在哪里,宣講陣地就延伸到哪里。為扎實推進黨的創新理論走深走實,我市積極拓寬宣講陣地、建強宣講隊伍、創新宣講形式,宣講員走出報告廳和會議室,深入田間地頭、基層社區、“兩新”組織等基層一線,通過“文藝+”宣講、“擂茶+”宣講、庭院宣講、長廊宣講等接地氣形式,將大道理講小、講活,講細、講實,讓宣講既有“固定講臺”,又有“流動課堂”。 一年來,我市不斷創新宣講形式,根據宣講對象特點,用深入淺出、有血有肉、生動形象的典型故事講清楚理論,注重以分眾化推動大眾化,凝聚市直單位和縣(市、區)各類宣講力量,打造了三明后生仔宣講團“三明青年說”、“明姐姐故事會”巾幗宣講隊、永安“庭院三人行”宣講團、泰寧“梅林文化薪火傳”志愿服務隊、將樂“擂茶+”宣講、建寧“福源福語”理論宣講輕騎兵、清流“六新”宣講隊等優質基層宣講品牌,通過深入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群體開展面對面、互動化的宣講,切實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真正讓基層宣講活起來、實起來、動起來。 線下宣講活動如火如荼,線上理論宣講熱潮不斷。我市充分發揮新媒體傳播快、影響大、覆蓋廣的優勢,創新開展網上理論宣傳宣講,策劃推出“就是這個理”理論宣講短視頻11期,被“學習強國”總平臺“看理論”欄目和澎湃網以專題形式展播。各縣(市、區)推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快問快答”“主播講紅色故事”“掃碼學理論”“樂說·樂有理”等系列宣講短視頻,讓宣講“隨時又隨地”,理論有“深度”更有“溫度”。在全省優秀理論宣講微視頻評選活動中,我市選送的《紅土地上盛開文明花》等4部作品獲獎。 市縣協同聯動 擦亮三明特色理論宣講品牌 “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沒想到,空氣能拿來賣錢,碳票也能做嫁妝……”去年8月28日,“福小宣·五講四美”宣講團走進市高速集團,圍繞三明醫改、林改、鄉村振興、沙縣小吃等主題,開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示范宣講。 去年,我市以紀念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召開40周年為契機,組織“福小宣·五講四美”特色宣講團在全市開展巡回宣講,用心用情用力講好習近平總書記關心老區蘇區發展的故事,講好新時代新三明故事。 擦亮宣講品牌,補足群眾精神之鈣。我市強化市縣聯動,深化貫通結合,協同打造“福小宣·明大理”品牌,各地組建各具特色的宣講小分隊,通過組合式、套餐式、嵌入式宣講,讓新思想常駐群眾身邊,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三元區,“福小宣·三言明理”宣講團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理論宣講志愿服務520多場;在寧化縣,“福小宣·新長征”宣講團以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為契機,講好“萬里長征第一步”的紅色故事;在尤溪縣,“福小宣·尤我行”宣講團發揮老干部等群體作用,持續開展微宣講活動;在大田縣,“福小宣·后生仔”宣講團依托流動舞臺車文化巡演,開展嵌入式宣講,并榮獲全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做好新時代基層理論宣講,關鍵在人。我市統籌整合全市宣講資源,建立健全多層次、全方位、廣覆蓋的宣講隊伍體系,構建理論宣講工作格局。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方式,內外聯動提升理論宣講工作人員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舉辦全市鄉土宣講員培訓班,邀請多位專家作專題輔導,為70多位來自各條戰線的基層宣講員“充電賦能”。一方面,選送優秀宣講員參加省級相關宣講比賽、業務培訓,進一步提升了理論素養和宣講能力。 共識在宣講中凝聚,思想在學習中升華。新征程上,我市將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用更接地氣、更具活力、更有溫度的理論宣講,廣泛凝聚智慧力量,為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全媒體記者 吳文凱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