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坑村黨支部書記李科煒(右一)與村民一同在田間查看蔬菜。黃尉峰 攝 東南網2月13日訊(通訊員 黃尉峰 張凌波 巫自強 張悅梅 文/圖)2月11日,三明寧化縣淮土鎮羅坑村蔬菜種植基地里,一壟壟西藍花生長正盛,遠遠望去,青綠一片。10余名村民正忙著給蔬菜施肥、除草,田間一片繁忙景象。 “目前共種植了60畝西藍花,畝產可達到1250公斤左右,產值約60萬元。去年11月初種植,今年2月底左右可以采收。”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邱金平介紹道。 部分村民還在合作社與農業企業務工,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黃尉峰 攝 過去,羅坑村存在年輕人外出務工、土地碎片化及農民老齡化等問題,導致許多耕地處于半撂荒狀態,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收入增長緩慢。 近兩年,為打破土地閑置這一僵局,羅坑村黨支部書記李科煒帶領村兩委積極響應上級政策號召,以黨建為引領,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牽頭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小田并大田”整合資源,將農戶的閑散地塊以土地租賃的形式集中起來,進行統一規劃、整治和經營。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土地碎片化問題,還為規模化種植創造了條件。 羅坑村解決了18位村民的就業難題。黃尉峰 攝 同時,羅坑村積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入駐,為當地農業帶來資金、技術和市場,推動了特色農業的發展。目前,羅坑村已流轉土地600余畝,形成了以蔬菜、白蓮、水稻制種為主導的特色產業,農產品暢銷周邊縣市。土地流轉后,羅坑村成功解決了18位村民的就業難題。2024年,合作社共計發放土地流轉租金8萬余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也提高了近5萬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