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冰深處春水生 共除舊障啟新程——三元區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側記 東南網2月19日訊(通訊員 劉子豪)“企業的這個問題我們將第一時間會同屬地和幾個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大爺,過段時間社區工作人員來回訪,如果還有新的情況可以跟他們交流。”……早春將至,寒風未散,然而在三明三元區,無論是企業項目現場,還是在社區村居,只要是群眾有需要的地方,總有工作人員主動上門,以耐心的話語、樸實的真情協調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寒冷的天氣增添溫暖。 回望過去的一年,三元區翻開了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工作新篇章。最新數據顯示,全區已成功解決歷史難題60件,占總任務數的40.3%,超過原定階段目標約5個百分點,剩余問題化解工作正逐條加緊推進。成效的背后,是一次次不論職務、不分部門、不顧假期的協作,是一個個心系群眾、肩扛責任、默默付出的身影,匯聚成為民解憂、實干作為的生動畫面。 靠前指揮 從千頭萬緒中破題入境 問題反映的是群眾的呼喚,是時代的聲音。城市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它們普遍時間跨度長、牽扯范圍廣、處理難度大,給群眾生活、企業經營等造成不便。如何將阻礙城市建設與群眾生活品質提升的“攔路虎”“絆腳石”,通過干事創業、比學趕超的工作作風,轉變為城市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成為擺在三元區廣大干部面前亟待解答的問卷。 貫徹落實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和市委、市政府“四領一促”工作部署要求,積極回應社會各界呼聲,助力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4年3月,三元區啟動推進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以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區直各部門單位和鄉鎮(街道)一把手為成員的7個工作組(下稱“工作組”)及1個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綜合辦公室(下稱“解題辦”),引導廣大干部堅持“新官理舊賬”,集中力量解決一批群眾關心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 2024年12月,福建鋼源粉體有限公司長達10年的項目竣工驗收難題終于得到了解決,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掃清了障礙。 公司位于列東街道。10年前,其年產100萬噸鋼鐵渣微粉工程建設項目在取得竣工驗收問題規劃許可證后,因客觀原因無法進行竣工總驗,導致不動產權證辦理受阻,嚴重制約了企業發展。 要想開好方、抓對藥,把握問題歷史源頭尋病灶是首要關鍵。三元區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以“問題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要求,細致摸排出財政資金、城市管理、地塊開發、行政服務程序辦理、項目問題、信訪積案、用地審批、園區服務、征遷等149件歷史遺留問題,包含10個重點歷史遺留問題。區十大重點攻堅組、七大專班工作組負責人及鄉鎮(街道)黨政主官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各級領導既是全局解題指揮員,又是一線破題突擊手——在鋼源粉體有限公司涉及的歷史遺留問題當中,區掛包領導深入項目現場一線指揮,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議,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推進、督促落實,以政策為引針對問題把脈問診,指導列東街道及區住建局、自然資源局等各級干部吃透政策、研究對策,幫助企業在限期內完成了堆棚的加固整改,通過質量驗收和消防驗收,為下一步順利辦理產權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通過“一周一協調、一月一會商”機制,三元區把問題化解的每個環節任務、流程和存在的問題都列出清單,明確攻堅措施、完成時限和責任人,一項一項抓落實,并對需要報請市級協調解決的問題主動向上對接溝通,形成一級帶著一級干,現場辦公、現場決策、現場解題的高效工作熱潮。 合力攻堅 以緊密聯動促難題化解 “公廁不但變新了,而且沒有異味,大家的如廁衛生有了保證。”三元區富興堡街道村頭村村民黃倫家回憶,2024年1月,他向街道提出:村里用了20年的公廁異味頻出,能不能將其改造得更加衛生,方便村民使用?聽到訴求后,街道辦事小組成員第一時間向解題辦反映“民聲”,協調城管、環衛等相關部門同社區一道,于當年5月迅速推動公廁改造施工。 破解歷史遺留問題,是集結號,更是沖鋒令。對涉及多層面多部門的問題,三元區進一步拓展全局觀念、系統思維,通過促進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聯動,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按照屬地原則,對歷史遺留問題認領匯總,并明確跟進領導和責任人主動對接七大專班和責任部門,形成上下協作,條塊聯動的工作機制。對復雜的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現場會商,明晰解決路徑,推動全區解題工作有力有效。 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面對歷史遺留問題,怎樣將方案從紙面落在地面,讓構想成為各方滿意的實際,考驗著工作人員的智慧。三元區各工作組以“有解思維”為先導,分析化解,從老堵點中創新方法,積極促進問題化解計劃“塵埃落定”。 在富興堡街道的“廁所革命”行動中,工作組并沒有滿足解決現有問題,而是由點到面開展摸排,發現轄區城南村的兩個公廁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工作人員按照規定標準著手對地面防滑瓷磚、燈具、洗手臺等設施進行施工。“三座公廁于2024年7月均完成改造,受到了群眾一致好評。”富興堡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余健說。 面對遷延日久的糾紛,工作組按照尊重歷史與面對現實相結合的原則,既充分考慮問題產生的歷史原因,又結合現行的相關規定,最大限度調整好保障相關方合法權益的天平。同時,在每一個問題解決之后,工作組都會通過例會,舉一反三,深刻分析此類歷史遺留問題形成的原因,吸取經驗教訓,堵住制度漏洞,防止出現類似問題,按下問題解決快進鍵。 監督問效 用高效機制筑解題閉環 1月23日,記者走進三元區解題辦,工作人員正整理第四季度全區推進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進展情況通報,并匯總下一階段解題目標任務清單,各項攻堅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掛包領導、責任人及問題最新進展情況都逐條記載。 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戰線持久,如何防止出現“躺平”“麻痹”“干等”現象?三元區選擇夯實機制基礎推動管理閉環。 “我們聚焦‘3+1’主線,對區十大重點難題和七大專班及12個鄉鎮、街道,合計48個歷史遺留問題進行了全面梳理和跟進。 ”三元區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綜合辦公室主任楊金生表示,三元區組織解題辦協調落實“收集—研判—解決—回訪—督查”的工作機制,通過掛圖督導和點題督查的方式,對每項歷史遺留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研究和及時的督查推進,確保問題解決形成完整閉環,管理不遺漏、不拖延。同時,三元區將相關工作納入全區年終“四領一促”的考評內容,定期通報進度情況,每周在區政府電子通報欄滾動播放推進不力的掛包領導(單位)及問題,并在微信工作群即時問效。在此基礎上,解題辦協調各工作組發揮專班和屬地的突擊隊作用,對摸查出的近期有望化解的問題進行集中突破。通過加強溝通協調,集中人員力量,優化解決路徑,進一步激發全區上下黨員干部解題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常思初心為群眾,深懷使命謀發展。三元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指引,以釘釘子精神向困難叫板、向問題亮劍,一往無前,善作善成,全力以赴打贏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攻堅戰。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