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24日訊(本網記者 蔡曉卿 通訊員 劉子豪 施曉翌 出思樺)每當夜幕降臨,在三明三元區徐碧街道六路商圈附近,燈火輝煌、人流聚集,寫有“三沅匯”“星曼”字樣的美食娛樂場所開始火熱經營,與附近萬達廣場、歡樂未來城、明品明味街等眾多商鋪相互呼應,吸引來自市區內外的市民游客購物、聚餐、休閑,成為了三元區夜經濟的一張亮麗名片。 “這里已經成為我和朋友們聚會的首選地,無論是購物、娛樂還是美食,都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真的很方便!”居住在徐碧街道六路城投小區的李珊女士對家周邊的環境表示滿意。 六路商圈 林文斌 攝 持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深入推動“四領一促”工作。近年來,三元區深入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民營經濟總量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度,民企占全區經營主體的94.41%,其中個體工商戶4.78萬戶、民營企業2.03萬家,創造了超八成城鎮勞動力就業機會,10多家年納稅千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獲評年度地方財政貢獻大戶,為三元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隨著城市發展,民營經濟的規模逐漸增大。然而發展并非一路坦途,企業依然面臨著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三元區政府以熱誠為民的真心、便捷貼心的服務,助力企業昂首前行。 明品明味街 林文斌 攝 作為全省唯一入選國家治理創新經驗典型的案例,三元區的“我為企業解難題”實踐生動體現了全區廣大干部為民營經濟保駕護航的實干擔當——由區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各處級領導組建三產、工業、建筑業、重點項目、歷史遺留問題各領域掛包專班,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將企業發展遇到的堵點需求收集整理入庫,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攻堅行動相結合,實施“收集—派單—反饋—督查—回訪—考評”的閉環管理工作機制,全力攻克困擾企業發展的重點問題。同時,在充分收集企業訴求的基礎上,以上率下,形成“四到”工作法(“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廣泛推進“數據最多采一次”服務,增強“一網通辦”能力,梳理“高效辦成一件事”套餐,深化市場準入網上服務專區運用,設置幫辦代辦服務專窗,并升級改造“惠企政策兌現服務窗口”,大幅減少企業辦事環節、時限和成本,讓企業集中精力拓展經營,著力打造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便利三元”。2024年以來,共受理網上申報各類申請4910件,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全程智能化165件,開展代辦幫辦服務37次。實現12個區級部門(單位)合計51項惠企政策事項一窗式服務,共辦件2373件,兌現金額1671萬元。 立足優勢,做大產業。三元區依托鋼鐵產業龍頭帶動基礎,延伸產業鏈條,建立“三元區民營企業梯度培育庫”,重點培育支持“個轉企”“小升規”,推動工業企業入規納統16家,已撥付入規模獎勵資金70.9萬元,圍繞“鏈主”企業引進恒利達重工、臺氟化工等34個總投資84.4億元的產業鏈重點項目,規上民營工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由2023年的45.2%增至2024年的48.6%。 騰飛廣場夜經濟 林文斌 攝 三元區深化實施“做大三產、做強三產”三年行動方案,激活商貿市場活力,開展消費券補貼、樂購活動、年貨節、以舊換新行動等各類促銷活動,兌現三產獎補資金235.32萬元,惠及160余家企業,投入補貼資金6434萬元,刺激消費超4.8億元。三明萬達廣場商圈成功獲評福建省首批福建省智慧商圈,三明徐碧步行街成功獲評第三批福建省特色步行街,北門社區、六路社區、鳳崗社區、東霞社區成功獲評首批福建省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依托滬明對口合作、山海協作等,幫助銷售三元農特產品46萬元,羅大胡子等8家三元農特產品公司與上海建立產銷渠道。 夜晚三元燈火璀璨 林文斌 攝 當“有溫度的服務”遇見“敢拼搏的企業”,一幅幅政企雙向奔赴的新圖景正在這片創業熱土愈發清晰。三元區正以奮進姿態,為民營經濟拔節生長注入更多活力之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及共同富裕實踐持續書寫新的篇章。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