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0日訊(通訊員 陳萃)你以為電信網絡詐騙,都在線上進行交易?然而新型騙局,可能卻采取了“線上詐騙+線下取現+網約車投送”套路,讓現金也坐起了“滴滴車”。近日,三明市沙縣區公安局成功勸阻一起線下現金交易的電信網絡詐騙,為群眾挽損30萬元。 3月18日15時許,沙縣區公安局在工作中發現轄區有居民可能被騙,涉案金額達30萬元人民幣。接到線索后,該局刑偵大隊立即開啟警銀聯動模式,與銀行部門聯合開展摸排,快速鎖定疑似正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的50歲的王大姐(化名)。 民警立即上門開展預警勸阻工作。起初,王大姐矢口否認自己有被詐騙的情況,反而一再催促民警離開。民警立即通過以案釋法的方式,向王大姐普及了近期發生的同類型的詐騙案件,終于讓她幡然醒悟。 經了解,今年3月11日,王大姐收到一個包裹,她打開后里面是一張顯示“三只松鼠禮品刮刮卡”的獎券。王大姐刮開獎券后顯示中了獎,能夠獲得價值不菲的禮品,便按照卡片指示掃碼領取獎品。隨后一名自稱“金牌導師”的人通過聊天軟件與王大姐聯系,稱她需要完成流行歌曲打榜“刷單”任務,才能獲得相關獎勵。對方還表示,能夠通過任務獲取高額的傭金。 此后幾天,在“金牌導師”的誘導下,王大姐下載了某app,隨后在里面開展“刷單”操作,不想對方以操作失誤、信譽分不足等理由,要求王大姐持續充值。同時,對方還稱為了避免相關部門監管,讓王大姐進行現金交易。信以為真的王大姐,一步步按照誘導進行操作,一步步掉入對方的陷阱。民警趕到時,她已經將30萬元人民幣現金打包在行李箱內,準備通過網約車將現金交到對方指定的地點,幸好民警及時勸阻,才避免了巨大損失。 警方提醒:隨著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不少轉移支付手段被公安機關斬斷,詐騙分子“黔驢技窮”,開始要求受害人到現金取款或購買黃金等貴重物品,再通過網約車運送至指定地點的方式轉移贓款。廣大群眾要提高警惕,不輕信網上刷單返利、網絡投資賺錢等說辭,守好自己的錢袋子。另外,提醒廣大網約車、跑腿、快遞行業從業人員接到有可疑物品運送訂單的,請提高警惕,如果發現包裹裝有現金或黃金等情況,請立即停止運送并及時聯系公安機關,避免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