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街展館內,網絡大v們用鏡頭對準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劉惠萍 攝 三明市第六屆網絡文化主題宣傳活動 ——網紅村干部“組團”打卡畬鄉三月三 東南網4月1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青水畬族鄉第八屆“三月三”畬族文化周活動開幕現場,“小吃書記”張昌松受邀來到活動現場。在畬族民俗文化街,網紅書記張昌松利用社交平臺宣傳推廣青水畬族鄉的民俗文化與旅游資源,進一步提升了畬族“三月三”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走進青水畬族鄉滄海村,小青瓦、白灰墻、坡屋面、翹屋脊的群建筑極具畬族特色。“我發現人人家中都有放著一個這樣的鼓,它代表什么呢?”張昌松在參觀古民居“龍長坊”時,對畬族文化十分感興趣。 “其實這個鼓象征著龍膽!”原來,廳堂的擺設是依照龍頭的形狀來排,桌子擺正中間,代表龍舌,兩邊擺兩排長凳代表龍須,而角落放一個鼓代表龍膽。一棟建筑,處處充滿了畬族文化元素,例如,廳堂的雕刻多選取花鳥等吉祥圖案,這是用天然的礦物質顏料涂染的,會根據天氣的濕度而變化顏色;地面則是族人運用獨特的配方,用三合土(糯米、紅糖、黃土)打造的,使三合土地面歷久彌新。 張昌松作為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黨支部書記,于2023年3月聯合6個聯建村黨支部書記共同創建抖音賬號“小吃書記”。張昌松常以“導游”的身份出鏡,結合故事講解,推介小吃文化,增強互動性與文化傳播力。截至今年3月,全網擁有6.2萬名粉絲。來到“三月三”畬族文化周的可不止張昌松一個,賬號為“小火村金花書記”與“三明永安陳國亮”的村干部也申請加入“群聊”。 小火村支書陳金花直播介紹永安農特產品。永安市委網信辦供圖 活動當天,細雨蒙蒙,小火村支書陳金花采用云上直播的方式,通過鏡頭讓全國各地的觀眾走進美麗畬鄉,體驗畬族同胞與時俱進的生活新風尚。青水畬族村村委會副主任 鐘垂江做客直播間,詳細講解了畬族擺臺的講究與習俗。 陳國亮的鏡頭則對準了民俗文化街展館內的一位位小講解員。“畬族始祖忠勇王英勇善戰,揭榜應征并獲勝……”每個展館內,都有身著畬族服飾的小學生,為游客講解畬族文化、習俗等。“這樣的講解意義非凡,讓畬族文化的獨特韻味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更以童真視角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刻內涵。”看到小小講解員們對畬族文化的了解,陳國亮感受頗深。 活動當天,網絡達人用文化盛宴“打開”青水,也通過特色美食“品味”青水。網紅達人“扎營小隊”負責人南門第一次來到青水,利用參加“三月三”畬族文化周的機會,品嘗到了當地不少特色美食,吃到了非常出名的烏米飯:“我一直以為烏米飯是黑米做的,原來是為了紀念英雄,用烏稔樹葉浸泡大米,讓其上色后才制作成烏米飯的,有機會一定親自體驗烏米飯的制作。”畬鄉的美食文化讓南門印象深刻。 讓南門印象深刻的,還有青水鄉的網紅民俗——鳳鳴澗。這是青水鄉新引進的一個項目,古色古香的環境,讓人十分舒適。“這里的環境與我的團隊發展方向十分契合,后續,我將加強與這里的聯系,把生態康養、親子游玩、科普研學等活動帶到這里。” 青水“三月三”活動吸引了一批網絡名人。永安市委網信辦供圖 三明市第六屆網絡文化主題宣傳活動 場場活動,各具特色。去年12月19日,三明市委網信辦啟動三明市第六屆網絡文化主題宣傳活動,開啟了“月月有主題,縣縣有活動,人人可參與,全年都精彩”的全新模式。 據了解,永安專場活動于3月4日開啟,以“福見永安·山區狀元 ——融竹鄉春色、展網絡新潮、促繁榮發展”為主題,開展了第八屆安貞古幣交流會暨第六屆古堡全牛宴活動、海峽兩岸(永安上坪)“竹海桃花緣”觀賞周暨千人筍竹宴等系列活動,以線上線下聯動,推介永安的特色文化、生態和產業資源,彰顯“山區狀元”的獨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同步開啟了第二屆永安市短視頻大賽,活動時間為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內容可圍繞“紅色記憶 賡續基因”“閩中綠都 康養永安”“項目攻堅 活力之城”“文化根脈 非遺傳承”“溫情民生 永安是福”等方面進行創作。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