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精神亮點解讀: 挖掘潛力 激發活力 增強動力
2013-12-31 11:21:54羅鳴灶?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王瓊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決定精神亮點解讀 ●本報記者 羅鳴灶 行政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如何才能在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中激發我市新的增長活力呢?《中共三明市委關于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九屆十次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要圍繞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近年來,三明市在進行多次簡政放權的同時,不斷創新行政審批服務模式,再造行政審批流程,政府機構、行政審批項目大幅減少,行政服務水平不斷提升。2011年,福建省投資環境監測評價調查報告顯示,我市投資環境、政務環境總體滿意度位列海西20個城市之首。 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是為了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當前,政府職責越位、缺位、錯位現象依然存在,一些政府部門“有利可圖搶著做、無利可圖踢皮球”,把“看得見的手”變成“閑不住的手”,壓抑了人們的創業熱情,阻滯了社會的創造力。《決定》提出推進政府機構改革、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完善財稅工作機制等措施,就是要在我市已有成績的基礎上,通過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規范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政府切實轉變職能,做好政府該做的事,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真正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如何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呢?市場決定政府角色定位,也就是說政府要把有效作用建立在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先讓市場決定,市場決定不了或不宜決定的,政府再發揮彌補作用。因此,政府的角色定位應當更好地跟上經濟社會發展,從注重事前審批轉變為事中管理和事后監督,從直接介入市場行為轉變為提供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從粗放式的管理轉變為精細治理和公共服務。 環境是對外開放的第一競爭力,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可以增強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動力。在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中,我們要出臺更多“松綁”舉措,積極破除各種市場壁壘,尤其是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要取得突破,從而釋放各類要素活力,吸引更多的資金、項目落地三明,為我市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全力打造服務型政府,要致力于創造低成本、高效率、公平和諧的投資創業環境,更好地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健康、快速、有序發展。 |
相關閱讀:
- [ 12-30]三明市東霞社區開展志愿服務進社區文藝匯演
- [ 12-31]三明2013年各縣(市、區)政協工作亮點回眸
- [ 12-29]三明農業學校開展特殊警示教育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