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大田縣林首水:守護烈士墓32年
2016-11-16 10:13:09顏全飚?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林首水在劉元嵩烈士墓前 綿綿秋雨,10月10日,我們來到位于大田縣武陵鄉百束村山叉盂,瞻仰革命烈士劉元嵩之墓。山野一孤墳,卻是秋花爛漫,簇擁著烈士英靈。 革命后代林首水自從1985年入黨起,堅持為江蘇常州武進人、犧牲在這兒的革命烈士劉元嵩掃墓,至今整整32年。這天,他向筆者深情講述著自己的紅色情結。紅軍精神引領父輩鬧革命 林首水父親林通道是革命老接頭戶,因參與革命,身陷監獄,傾家蕩產。其去世32年后的1985年3月,中共大田縣委認定為:系老接頭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貢獻。父親靈魂得到了告慰,林首水說,父親在天之靈,應無怨無悔。 1929年8月,朱德率紅四軍出擊閩中,在大田武陵鄉留下佳話:紅軍摘南瓜,就在瓜藤系上兩塊銅板;拿米,在米缸里放入銀元;紅軍離開之前,將水缸的水挑滿,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 朱德帶兵嚴謹,紅軍戰士的言行,得到武陵老百姓的信任,林通道被紅軍戰士的親民情懷感動。林通道是殺豬的,常常行走于鄰鄉的上京、小湖和大田城關,見識較廣,且家庭比較殷實。林通道為人誠實厚道,在當地頗有威望,國民政府官員多次拉攏他,均被他以生意人只專心經營,不參與政治為由拒絕。 1937年春,林大藩在武陵鄉建立了大田縣第一個黨支部,林通道成為接頭戶,秘密開展工作。 林首水說,父親留下的故事不多,甚至母親也不知道父親到底在做什么?只是父親沒有把賺到的錢拿回家,夫妻關系緊張。其實,父親把錢都用在了地下革命活動上。 1944年,秘密革命被發現,林通道被抓到永安監獄,用鐵絲捆綁手腳,經受酷刑,卻始終嚴守黨的秘密,沒有供出一名共產黨人。后來,林通道患眼疾,雙目失明后被釋放。回家后,林通道沒有告訴妻子任何一切。因喪失勞動能力,家里所有的活全落到母親身上,從此,家貧如洗。 1953年,51歲的林通道患病過世。經歷歲月坎坷艱辛,感慨難盡。臨終前,林通道告知其妻魏尾英,特別想吃肉。家道貧困,其妻未答應。直到1985年,大田縣委頒發光榮證書,魏尾英才理解了丈夫,追悔莫及。父親影響兒子守護烈士墓 林通道生前,給孩子們講述烈士劉元嵩故事。1950年解放漳平,在厚德村剿匪時,劉元嵩任副連長,沖鋒在前,結果中彈受重傷。26歲的他臨終前說,自己參加過淮海、渡江戰役,參加過“蘇中七戰七捷”,沒想到死于小土匪手中,內心不甘,希望戰友能為他報仇雪恥。 那次戰斗,共犧牲戰士12人,這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剿匪勝利后,解放軍槍斃了殺害劉元嵩的駝背土匪。戰友們把劉元嵩烈士拉回與厚德村相鄰的大田縣武陵鄉,因劉元嵩系外地人,就把他單獨安葬在這兒,其他烈士皆魂歸故里了。 1985年,林首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有了更為堅定的信仰,向父親學習,忠誠黨的事業。從那以后,林首水按武陵風俗,堅持每年冬至給劉元嵩掃墓,曾經一度被遺忘的烈士不再孤獨。 2004年9月,林首水與劉元嵩生前戰友林自壽、俞志南、林英才等人出資重修烈士墓。林首水說,一切都按大田的傳統風俗習慣,選好吉日,樹立墓碑,舉行祭奠儀式,共花費了7000多元。上京巖馬水泥廠還贊助了2噸水泥,表達對烈士景仰之情。 當時,不少老戰友作詩緬懷。沙縣老戰友陳三水吟詩:生在江蘇常州,死在福建厚德。革命精神如在,永留人間千秋。邱清和的《歌頌烈士劉元嵩》:元嵩的精神留給了人間,他卻睡在武陵的雪山上。他的臉上含著微笑,他的血染在厚德大地上。秋風吹遍了每個村莊,把他的動人故事傳揚。 一晃又是12年過去,一些老戰友也離開了人世。林首水已年近七旬,他擔心哪天身體不好了,無法繼續為劉元嵩烈士掃墓,烈士又孤獨了。林首水知道,江蘇那兒,應是清明時節掃墓。他很想為劉元嵩找到家,讓烈士魂歸故土,落葉歸根……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