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花燈璀璨400年 手工技藝代代相傳
2016-11-17 09:49:09林 丹?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羅順發在展示他的花燈。 “30年前,我拜叔公為師,學習制作花燈,每年春節,家里都忙著制作花燈,現在兒子、兒媳也能給我當幫手。”今年53歲的永安市羅坊鄉羅坊村村民羅洪發說。 羅洪發是村里手工制作花燈的頂級高手,能制作芙蓉花燈、蓮花花燈。花燈是羅坊鄉現存最具客家文化的傳統民間手工藝品之一。在客家人心中,燈諧音“丁”,具有光明與添丁的含義。相傳1616年,時任揚州府主簿的羅坊人羅典明,看到當地花燈很有特色,便高薪聘請了兩位藝人帶回來傳教,半個月后,在村民的幫助下共完成11盞形狀各異的花燈。返回前夕,藝人將花燈技術要點再三叮囑3位得意門生,并將特種工具、專用紙張送給他們。次年,羅典明又請了兩位“鐫剪畫繡女”藝人傳授多時。從此,羅坊手工花燈代代相傳,花燈技藝逐年提升。 羅洪發告訴記者,一盞花燈要經過削毛竹、染宣紙、搭花架、做花瓣、點花燈等步驟,一般需要7天才能完成。 仔細端詳蓮花燈,綠色鐫刻花裝飾的花盆、粉白相間的花朵、綠色挺直的花枝,造型別致,栩栩如生。花燈內配置現代LED燈泡,讓花燈融入了現代科技元素。 “過去,花燈內安裝油燈,邊走邊添油,既擔心滅燈,又擔心著火。”羅洪發的小兒子羅貞武說,后來,改成了燈珠、白熾燈,最近幾年,改成了LED燈泡,更安全。 羅坊花燈雖然制作工藝復雜,依然璀璨至今。鄉里多次舉辦花燈節,再次點燃村民們制作花燈的熱情。 “我們小學辦起了花燈興趣小組,邀請老藝人羅洪發到學校教小朋友制作花燈,傳承花燈手藝。”羅坊鄉中心小學副校長羅金發說。 每年春節,羅坊鄉除了賞花燈,迎龍也是該鄉文化習俗之一。鄉里會選出上百名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扛龍,家家戶戶出資出力,拼接成長達百米的夢江龍,歡度新春佳節。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