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區揚長避短促教育均衡發展
2017-10-17 10:11:36羅鳴灶 楊開長?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記者 羅鳴灶 本報三元記者站 楊開長 整潔明亮的教室,寬敞的戶外活動場所,充滿童趣的校園環境……秋季開學,新落成的三元區第二實驗幼兒園正式投入使用,白沙片區的小朋友們開始了全新的學習生活。 教育是民生所盼、國運所系。近年來,三元區委、區政府針對教育短板出臺一系列措施,做好“學有所教”答卷,推動教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補齊教育短板,硬件投入是關鍵。 “二實幼創建于2011年,之前借用三明四中舊教學樓。”三元區第二實驗幼兒園園長吳曉燕說,原有教學點與幼兒教學不配套,戶外活動場所擁擠,無法實行封閉式管理。 為了改善轄區辦學條件,三元區將鞏固提升教育均衡區和教育強區創建成果列入全區重點工作之一,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資金,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二實幼作為5個新建的學前教育項目之一,今年秋季順利完成搬遷后,入園小朋友增加了100多人,極大地緩解了白沙片區入園難題。 改擴建是三元區推動教育均衡發展的另一舉措。走進三明三中校園,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1號教學樓拆除重建后,已進入裝修階段,明年3月可以交付使用。 項目置換增加了三元區城區教育資源。三明十二中最高峰時學生1200多人,學校功能室、教師辦公室被擠占,學生活動場所擁擠不堪。三明職業中專整體搬遷后,三元區積極爭取市里支持,將原校園校舍改造為十二中辦學點,并恢復了撤點并校前的富興小學,極大地改善了十二中辦學條件,有效緩解了東霞小學“大班額”現象。 近年來,三元區僅辦學硬件投入就達2.06億元,做到了義務教育預算內經費撥款、地方財政經常性收入、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支出比例“三個增長”。 教育成敗的關鍵在教師。三元區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補齊教育短板的重中之重,著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 為了進一步優化現有教師年齡和學科結構,三元區按照“退一進一加二十”原則,即每年退休一名、新招一名、再加20名教師的數額,加快新教師和優秀人才選拔步伐。 小片區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三元區圍繞創設高效課堂,以各種教學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學科帶頭人等示范引領作用,不斷提高全區教育教學水平。 提高教師待遇,可以增強教師獲得感,激發教師積極性。三元區全額兌現各類符合政策規定的教師待遇,設立教學質量獎教金,營造尊師重教濃厚氛圍。 補短揚長促均衡。三元區全力打造特色校園品牌,《童謠聲聲滿校園,校園唱響新德育》優秀案例獲教育部表彰,以東霞小學童謠文化、景潤實小的潤文化、區第二實小的“蒙童養生”等為代表,校園特色文化品牌已初顯成效。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