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作業,考了誰?
2017-12-25 11:11:08曾鳳清?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記者 曾鳳清 文/圖 老林是市區某中學初三學生的家長。近日,他給本報編輯部寫信,表示自己“有點兒煩”,事情的起因則是孩子學校的各種網絡作業。 “孩子的功課繁忙,本就讓我們心力交瘁。學校又要求按時完成習網、中小學生網絡安全平臺等各類網絡作業,最近還要求一定要上網完成禁毒知識競賽。”老林說。他在信中說道,家里為了能夠使孩子安心學習,并未安裝網絡。由于作業需要上網完成,所以經常需要請別人幫忙。 從采訪的情況來看,與老林持有相同觀點的家長不在少數。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認為,這樣的作業本身是親子交流、家庭教育的好機會,家長應該好好利用。 網絡作業,都成了“家長作業”? “作業做遲了,孩子都睡下了,才看到家長群里面,有人提醒說網絡安全教育平臺作業要完成,我趕緊起來幫孩子把這個作業給完成了。”林艷的女兒今年剛上一年級,她談起最近一次做網絡安全作業的情形。 對于這樣的情形,林艷已經很熟悉了。“從孩子上幼兒園起,我們就需要幫她上網做作業了。孩子那么小,能認識幾個字?還不是得家長幫她做?” 有的家長代勞孩子的網絡安全作業,有的家長則是用最“高效”的方式來完成作業。每次完成作業的時候,羅堅斌都是把播放著教育視頻的電腦放置一旁。“孩子現在上初中,本來作業就多,我們都盡量要求他少碰電腦和手機,感覺還是我們找時間替做比較省事。” 身為小學班主任的邱曉萍,也很清楚自己每次在家長群里通知讓孩子們完成的網絡安全作業,不少都是由家長代勞完成。“也有家長向我們抱怨過,但是,這項工作對我們而言算是硬性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全班都完成。” 誰說安全作業不如文化作業重要? 對于家長幫做網絡作業,邱曉萍并不贊成:“其實,家長們這么做,偏離了這項作業的初衷,還是希望家長能夠重視起來。做這個作業可能也就用啃個蘋果,看部動畫片的時間,但是對孩子而言,卻是很重要的生活實用技巧的學習。” 不少接受采訪的家長和網友,傾向于邱曉萍的看法。 “這些平臺上的網絡作業其實挺好的,有許多課堂上沒有講到的小知識,題目也沒有太大的難度,做全對也是對孩子的安全負責。”@如如不動說。 “孩子們下課后上各種補習班的時間都有,可是挺好的安全教育知識不讓孩子們做,我覺得是這些家長自己本末倒置了。”@晴朗天空說。 “文化知識重要,安全教育知識更加重要,跟孩子邊討論邊做,本身就是很好的交流機會,有急救知識、家庭防火防災知識,這種交流是最好的陪伴,值得花時間去做。”“自己原來對這類作業也是應付了事。有一天坐公交車的時候,拿著手機做這個作業,就拉過一旁的兒子一起來做,媽媽提問,兒子回答,就這么聊了一路。此后,再有這樣的作業,她都一定會花上幾分鐘時間,拉著兒子一塊來完成。”@飛說。 教育,瞄向“安全靶心” 此前也有泰寧網友就這一問題,在三明市12345便民服務平臺提出疑問,直言學校布置學生做安全網絡作業增加學生負擔,影響學生的學習。提出建議的網友認為,安全教育只要老師在課堂上上課就可以了,沒必要做作業,更何況還要使用計算機,家里如果沒有電腦,還得去網吧完成,建議取消。 泰寧縣教育局對此的回復是,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網絡競賽公益活動以音頻、視頻、圖像、動漫等多媒體和圖書為表現形式,實行學習、練習、競賽相結合,旨在進一步推進安全知識進學校、進課堂、進家庭、進頭腦,向廣大師生及家長宣傳普及交通、消防、用電、飲食、地震以及防溺水、防踩踏、防恐暴、防傷害、防性侵、防詐騙等安全防范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提高師生及家長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護自救、應急處置能力。 在回復中,教育部門表示,組織中小學校師生及家長參加此項活動,是根據上級部門的相關文件要求。從實際開展情況來看,每次布置的作業,一般只需花費10分鐘左右的時間,不存在加重學生學業負擔、影響學生學習的問題。 記者手記 安全教育不容忽視 生活處處有危險,生活處處皆教育,安全教育必須從小抓起。 當然,安全教育不是“紙上談兵”。讓人們欣喜的是,在我市,越來越多的學校除了運用課堂和網絡開展安全宣傳和教育外,還組織了豐富的社會實踐。像中小學、幼兒園組織的消防演練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和掌握火災預防逃生知識。 教育絕不僅是為了分數,文化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對人的教育才是根本。在實際日常生活中,家長也應當適當地把握時機,利用現實生活的場景,結合學校開展的安全教育,讓孩子多掌握安全技能,真正讓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