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玉虛洞的詩文和摩崖石刻
2017-12-26 09:55:17廖康標?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東南網三明12月26日訊(通訊員 廖康標)明溪縣城東北的風景名勝區玉虛洞,又名滴水巖,與將樂玉華洞、永安桃源洞被徐霞客稱為“武夷三絕”。 玉虛洞景區雖然規模不大,景點不是很多,但挺精致,神奇之處不少。特別是文化氣息濃厚,摩崖石刻眾多,是巖洞中不多見的,而歷史上寫過玉虛洞詩文和游覽過玉虛洞的名人,要比摩崖石刻多得多。 然而,令人不解和遺憾的是,從明嘉靖年間至今近500年來,卻無人對玉虛洞的詩文和摩崖石刻進行全面搜集、整理、研究,以致許多珍貴詩文永遠消失了,摩崖石刻不少字跡由于歲月滄桑、石壁風化而無法辨認。流傳下來的明正德、明萬歷、清康熙、民國和當代五種《歸化(明溪)縣志》,收錄包括摩崖石刻在內的玉虛洞的詩文都很有限,收錄最多的《民國·明溪縣志》也只有少量作品,不到30首(篇),許多名篇佳作都遺漏了。什么原因呢?編修縣志者可都是當時學問富贍的學者呀!筆者認為,首先可能因為古代信息閉塞,查閱書籍和資料不便,再則,修志時摩崖石刻部分字跡已難辨認,為慎重起見,便不收錄。因此,盡管清代進士、學者、歸化知縣黃崇惺與其友沈兆圻對滴水巖情有獨鐘,整理出玉虛洞七十二景,編成《滴水巖紀略》(一名《滴水巖志》)一書,但也只提及少量詩文,而且基本上只有題目和摘句。 古人吟詠和描寫玉虛洞的詩文究竟有多少?筆者估計不下200首(篇),因為本人目前已多渠道收集到80余首(篇),散佚的肯定更多。僅清代明溪文人謝紹謀一人寫玉虛洞的詩就有數十首之多,可惜沒有一首完整留存下來。據《滴水巖紀略》載:“洞中詩碣甚多,謝紹燮詩所謂‘色絲無數紀游詩’也。今多為附近居民取作階礎,存者亦殘缺漫漶,惟明石首王喬桂、西吳顧元鏡、廣陵孫自成數詩尚可辨識?!钡?00多年后的今天,眾多詩碑已片石不存,該書提到的其他詩文不少也已失傳。此外,現在能看到的不少是和詩,原作卻找不到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