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二中學生動手體驗創造樂趣
2018-03-28 11:24:21劉莉婷?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記者 劉莉婷 文/圖 3月16日,機器人興趣小組教室里,2018新賽季“飲水思源”模型操作臺上,三明二中高一(14)班的學生曾德柳正專注地盯著自己設計的機器人,只見一臺伸著長搖臂的機器人正緊張地穿梭在各任務之中。 一旁,指導老師鄒光星和幾名學生表情嚴肅地盯著機器人的一舉一動。十余秒鐘過后,機器人穿過障礙,開啟“噴泉”、搬動“水泵”,并將左前方的“水管”順利更換完畢,但在完成“移動蒸餾器”任務時,機器人卻幾次遇阻。 “老師,是不是需要提高速度,加大力量?”與曾德柳搭檔的編程員楊睿喆正嘗試將他們的機器人提速、增力,遇到瓶頸時,他們會和指導老師鄒光星一起商討解決對策。 “這些機器人都是由學生們自己組裝、設定程序的。目前,興趣小組里有10名學生,并備有EV3樂高機器人工具箱、電腦,還設置了一塊專門用于比賽練習的場地。”鄒光星說,每周四、周五下午,周六上午開展活動,現階段,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接觸機器人,鍛煉學生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并備戰第十八屆FLL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飲水思源》。 據鄒光星介紹,樂高機器人核心有兩大部分,一是結構,即利用不同零部件拼接成所需要的機械手臂或者滑輪組等;二是程序,只有程序正確,機器人才會執行規定動作。而初學者接觸機器人第一道坎就是組裝。 “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哪塊搭哪塊,現在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已經能熟練地掌握軌跡車子的組裝了。”自小就喜歡擺弄機械的曾德柳,知道學校有舉辦機器人興趣小組后,第一時間報上了名,并邀請自己的好友楊睿喆一同加入小組。 在機器人興趣小組里,每個機器人都是由兩人合作完成,其中一人負責組裝,另一人負責編程。喜好編程的楊睿喆,每天都為自己制定了嚴格的計劃表。為了能提高晚上學習效率,他將時間合理分配,在完成每天功課后,他便開始研究、把玩起機器人。看視頻、逛論壇、電話咨詢、研究程序…… 第二道坎就是編程了。“機器人編程入門級的并不是電腦的C語言,而是圖形語言。”鄒光星說,利用圖形編程,便于學生對電腦編程有初步了解,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機器人課程涵蓋了計算機、數學、物理、結構學等知識。通過這種多學科綜合性、合作性學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鄒光星指著教室里堆砌著的EV3樂高機器人工具箱說道,機器人制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搭建模型。通過樂高積木的組合,搭建出各種車、房屋、動物等實體模型,千變萬化。有時還需要結合其他材料,需要學生自己設計、組建。在這其中,老師只是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實際操作還是由學生完成。 去年11月就加入機器人興趣小組的沈俊,還是一名高一的學生。經過4個多月的學習,他從零起步,卻越玩越有興趣,越玩越有成就。“樂高機器人比較容易上手,有現成的教學內容,而且圖形化的編程容易看懂。我們在動手之外,學到了很多課堂里學不到的東西。”沈俊說。 讓鄒光星最驕傲的是,不少學生通過機器人學習,不僅提高了觀察力,調動了邏輯思維能力,還學會了團隊溝通,養成了自主探索、創造的習慣。 “我們還可以在機器人課程中,體會物理學科的原理。例如課程里的機械動力、能源、結構與力等,都可以讓生活中的物理知識成為直觀的教具,讓我們在動手中體驗創造的樂趣。”曾德柳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