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藝表演

吳開增為記者介紹茶葉

工作人員正在包裝茶葉
三明日報大田記者站 吳聯參文/圖
“您好,您的貨昨天已經發(fā)了,如果不出意外三天之內就能到。”“喜歡喝什么茶呢,我們的黃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陽毛尖、天馬小青甘、美人茶、安吉白茶……都是今年的新茶,如果購買的話,包郵嗎?還送其他小包品嘗茶。”
……
5月14日上午10時,吳開增已經在辦公室忙碌兩個多小時了,訂單一個接一個,當天準備發(fā)的貨已經堆成了小山。目前,平均每天能接到二三十張訂單,全國各地的顧客都有。他覺著離自己的目標——“坐在辦公室,賣全國的茶葉”又近了一步,這樣的感覺讓自己每天都充滿斗志。
兩年三轉行“觸網”賣茶葉
今年34歲的吳開增,2007年大學畢業(yè)后在閩南一帶跑業(yè)務,先后在惠泉、三聯燙畫等知名企業(yè)當過市場部經理、總經理助理等職務,年收入超過10萬元。收入雖可觀,但每天都要工作13小時以上,一個月只休息一天,春節(jié)才能回家,這讓他有些身心疲憊。
直到2010年底,這種超負荷的“規(guī)律”生活才被打破。那年,吳開增在廣州出差,突然接到家里電話,說母親出事了。等他趕到家里時,母親已離開了人世,這讓吳開增頹廢了好長一段時間。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加上骨子里對時間和金錢自由的向往,他毅然放棄了高薪生活,選擇了創(chuàng)業(yè)。
“辭職的時候,我也在想要做什么?接下來的路要怎么走?”一開始吳開增很迷茫。然而,他打趣地安慰自己“每個人都要做一些沖動的事情”。2011年5月,他在泉州和朋友合伙開了一家酒行。這一年,他收獲了愛情。
2012年,吳開增的女兒出生,由于孩子體質弱,經常生病,他不得不在泉州和大田之間來回奔波。由于酒行業(yè)務的需要,陪客戶喝酒應酬是經常的事。漸漸地,他開始厭倦了這樣的生活。為了照顧年幼的孩子,他再次做出了選擇:回家鄉(xiāng)大田創(chuàng)業(yè)。
要做什么呢?吳開增有個學弟是安溪人,做茶葉生意,他建議試試在網上賣茶,市場大、利潤高,還可以為他搭建平臺提供貨源。大田是茶葉大縣,資源豐富,但大多茶農都是停留在傳統(tǒng)銷售上,思量再三,吳開增決定“觸網”賣茶葉。

琳瑯滿目的茶葉品牌

⑤曬茶青

⑥手工挑茶
“門外漢”的QQ賣茶路
憑著一股闖勁,吳開增拉上兩個志同道合的好友,在縣城租了一個簡陋的辦公場所,擺上幾臺電腦,幾張簡易的辦公桌,開啟了網絡賣茶之路。
“貨源是安溪一件代發(fā),采用快遞貨到付款的方式。”對于網上賣茶,吳開增和他的小伙伴完全是“門外漢”。一開始,由于沒有自己的貨源,沒有平臺,只能從事茶葉銷售業(yè)務,每天的工作就是申請一大堆QQ號,撒網式的加全國各地QQ好友,群發(fā)茶葉廣告。
“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以為把廣告發(fā)出去了,就會有人來看,就有人下單,現實告訴我們,那是一廂情愿。”吳開增為了拓展業(yè)務,只能從一些電商平臺外部引入流量,通過加入QQ茶群、論壇、貼吧等平臺發(fā)些茶葉硬廣告,可結局都是被踢出群,有的是剛發(fā)完就被刪,有的直接被封賬號,客戶能下單的少之又少,除非是當時正好需要茶葉,否則是不會打開看的。
“單子多的時候一天可以賣三四千元,少的時候一單都沒有。”盡管這樣,吳開增還是堅持了兩年時間。2014年,騰訊公司開始對QQ營銷業(yè)務進行限制,隨著微信的用戶不斷增加,QQ用戶驟減,2015年,吳開增放棄了QQ這個渠道,轉戰(zhàn)電話及微信營銷。
然而,吳開增最終發(fā)現,拿別人的貨,通過別人的渠道賣茶葉,賺的大頭都讓別人拿走了。他做了近3年的茶葉銷售,營業(yè)額也達100萬元-200萬元,然而真正自己得到的利潤,也“只是比打工好上一點”。
就這樣,吳開增決定轉型,做自己的平臺,擁有自主茶葉品牌,賣全國各地的優(yōu)質茶。由于和合伙人經營理念不一致,最終,吳開增和伙伴分道揚鑣。
注冊茶葉商標賣優(yōu)質茶
2016年,吳開增注冊了淘寶企業(yè)店,開始在自己的網店上賣茶葉,賣的都是暢銷品種,有金駿眉、普洱、鐵觀音、龍井、茉莉花茶等,和微信銷售雙管齊下。
“從網站圖片到茶葉的包裝設計,都是由妻子做,慢慢的網店生意好起來了。”從QQ、微信轉戰(zhàn)淘寶,在網絡里摸爬滾打的吳開增操作起來“輕車熟路”,妻子負責淘寶店經營,他負責業(yè)務推廣。
“為了搶到好茶,最多的時候,一個月開車跑了好幾萬公里。”有時為了挑選一款性價比合理、口味棒、健康有機的好茶,吳開增連夜驅車千里趕到茶農那里,親自挑選茶樣,進行審評實驗。而且由于每一款茶,產地不同,采摘期不同,加工工藝不同,口味都有差異,為了挑選最佳口味的好茶,有時為了等一泡茶從天黑等到天亮,有時半天泡10壺水,喝的茶太多了,失眠是經常的事兒。
“我們?yōu)槊恳还薏枞~配備了一個樣包,供顧客試喝,只要顧客覺得不好喝,可以無條件退貨。”此外,吳開增對產品和服務的每一個細節(jié)處理都極為嚴苛,為了不讓包裝內袋污染茶葉,他要求包裝供應商提供包裝內袋的生產資質與材料檢測報告;標簽貼鐵罐時,只要有歪斜,立刻當廢品處理……
創(chuàng)業(yè)之初,最難的還是找不到銷售員。起初,公司也招了一些銷售專員,但普遍是眼高手低,沒做多久就走人了,人員流動性大。還好那時微商興起,許多寶媽渴望左手寶貝,右手事業(yè),于是,職業(yè)寶媽團隊就這樣誕生。目前,公司有6位寶媽,每個月工資2000元左右。
多年的銷售,吳開增積累了大量的老客戶,對茶葉有了很深的認識,這為他打下良好的創(chuàng)業(yè)基礎。他有自己的銷售觀:只賣生態(tài)有機茶,有品質的茶。如今,吳開增已有自己的茶山、茶廠,并和杭州、武夷山、信陽等全國各地名茶的茶農直接建立合作關系,而且還有許多神秘茶源基地:天然生態(tài),年產茶只有100公斤野生茶基地,市場一公斤可賣4000元左右。
除了線上銷售,吳開增還同甘肅、河南、深圳、北京、西安等地茶葉實體店建立了線下批發(fā)渠道,并加入了百度推廣,入駐微拍堂,注冊了“悅銘新奇”品牌……
“堅持不忘初心,做一個有態(tài)度的賣茶人。”從QQ平臺到如今網上注冊商標銷售茶葉,吳開增用了5年的時間打造自己的品牌,年銷售額從最初的21萬元到102萬元,網絡“賣茶之路”越來越紅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