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周末,大田縣屏山鄉“大仙峰·茶美人”景區游人如織。 (蘇晉鍛 攝)

親農觀光,成為一種體驗性研學旅行。 (范可杰攝)
三明日報大田記者站 鄭宗棲 文/圖
入夏,大田縣屏山鄉“大仙峰·茶美人”景區迎來新一輪旅游熱潮,逛茶山、賞茶藝、品香茗……八方游客陶醉在一場“茶”的盛宴里。
以茶促旅,以旅興茶,推動茶旅融合發展,一片茶葉正成為大田縣撬動鄉村振興的新支點。2017年,大田縣接待游客127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綜合收入10.2億元,發展“農家樂”60多家;今年1~4月,茶美人景區共接待游客12.5萬人次,比增29.6%。
一片葉子,集聚人氣
大田縣是全國唯一的“中國高山茶之鄉”,現有生態茶園近10萬畝,產值近10億元,涉茶人員近10萬人。
“抬頭一線天,低頭是深淵;喊聲聽得見,握手要半天。”這是昔日人們對茶鄉屏山的評價。
現在屏山內爐村已成為茶美人景區。村支書蘇慶俊說:“由于茶旅融合發展,一切都悄然地發生了變化,這里人氣越來越旺。”
如何招來這么多人?蘇慶俊說:“旅客們看好這里的生態,這里峰巒疊翠,云霧繚繞,水源甘甜,空氣清新,良好的生態環境滋養著這獨特的高山美人茶。”
一到茶葉采摘季節,整個屏山都被茶的清香氣息彌散著。“好茶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蘇慶俊說,在茶產業發展中,主打“大田高山茶”生態牌,走綠色路,嚴把農藥殘留關,推廣茶葉初制加工不落地自動化生產線,使茶葉品質越佳,提升了生態效益。
2011年,“大田高山茶”被農業部批準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早在幾年前,大田已不再擴大茶葉種植面積,而是重點推進“大田高山茶”公共品牌建設,培育引進有實力的茶商和茶葉銷售企業,鼓勵和引導茶農、茶商在縣境外設立“大田高山茶”專賣店、現代茶館茶樓等窗口,實現“線上+線下”雙重營銷。
大田優質茶葉,受到了越來越多茶客的青睞;生態茶園吸引來越來越多游客。
“夏季是茶園最美的季節,客流量最多。”蘇慶俊說,景區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處達1080米,氣候涼爽,常年多霧,光照適宜,一年四季景色各異、一天里早中晚景色各異,是寫作、攝影的良好去處,更是修身、修心、康養的最佳場所。
蘇慶俊和妻子在景區里開了一家飯店,一次可以接待200多人同時用餐,圍繞“大田高山茶”和“大田肉骨頭”兩大美食品牌,設計研發茶香肉骨、茶油蒸兔、雪山美人等高山茶香精品系列美食,受到游客的歡迎。
“因為一片茶葉帶動了旅游,使得我們村從‘空殼村’蝶變,2017年實現自有村財收入21.05萬元。”蘇慶俊說,旅游還帶動了餐飲業的發展,一年下來他們的餐館有十多萬元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