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大力推進茶旅融合發展
2018-06-14 09:54:50鄭宗棲?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合作聯姻,“錢景”無限 每到周末,“大仙峰·茶美人”景區游人如織。2017年12月,該景區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游客多了,必然要解決吃、住問題。屏山鄉黨委書記林生長介紹:“縣鄉兩級加大景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在旅游服務上做足文章,真正讓游客體驗到一份輕松,一份休閑。” 原先,屏山的10萬畝生態茶園只是一座座獨立的綠油油的山頭。景區修建步行棧道、涼亭、景觀山塘、休閑木屋等,把一座座山頭像散落的綠寶石一樣串在一起,并完善了基礎配套設施,為生態茶園游奠定了硬件基礎。 讓好風景變成“錢景”,不可能一蹴而就。“之前,景區與外界相連只有一條鄉道,蜿蜒曲折,沒有辦法讓旅游專線巴士車通過。”林生長說,2014年,縣里推進總投資5000萬元、總長度8.2公里的屏山至吳山高速互通口三級路建設,打開景區與閩南沿海的新通道。 “發展生態茶園游,除了依靠政府引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還要以企業為主導、茶農為主體,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要讓當地的農民獲得更多的生態‘紅利’。”林生長說。 茶天下度假旅游開發公司總經理吳文盤早年是做防腐木材生意,現在居然做起了旅游,在茶景區里撈到了“第一桶金”。“2013年,我請一位美國的客商入住建在工業區里的木屋,第二天帶他來屏山看茶園,他批評我說:如果木屋建在茶園里,他打100分;而昨晚的入住只能打1分。”吳文盤說,這句話“驚醒”了他——為什么不將木屋與茶園“聯姻”呢?他從建造兩幢木屋2個床位開始,現已完成投資1.93億元建成星級民宿“茶家大院”“古堡客棧”等共計11幢,共計128個床位,著力打造大田高山特色民宿群。 “我們的茶民宿保留了原生態茶鄉村落風貌。”吳文盤說,當下,生態茶園已進入旺季,茶民宿入住率特別高,節假日里連2780元/天的三房一廳獨幢木屋都要預訂。 “古堡客棧”以大田古堡“安良堡”為原型,內設18個小套房,由內洋村18戶國定、省定貧困戶集中統一貸款扶貧資金90萬元,與茶天下度假旅游開發公司共同出資承建。“古堡客棧”的建成,為精準扶貧注入活力,走出了一條“旅游+貧困戶+村財收入”的精準扶貧新路子。 “因為一片葉子,未來的‘錢景’會越來越好。”吳文盤說,單單民宿與餐飲,公司每個月的營業收入多達50多萬元。 以旅興茶,融合發展 除了屏山生態茶園外,大田的吳山、濟陽、謝洋、廣平等鄉鎮也有不少茶園。“這些茶園將連片開發,像散落的珍珠串成斑斕的項鏈,形成全域的茶旅格局。”縣旅游局局長廖舒靜說,大田之前是非旅游縣,現在因為茶旅融合,大田生態游已初具規模,逐漸成為旅游熱點區域。 “大田旅游基礎等級低,不要說跟云南、貴州比,就連周邊的縣市,我們也是比不上。”廖舒靜說,但是大田可以打生態旅游牌,“山、水、泉、茶、堡、臺”等旅游資源各具特色,推行“產業+生態旅游”新模式,廣招天下游客。 一頭看重文化,深入挖掘茶文化,尋找文化載體;一頭做優茶園,開發生態、養生休閑旅游,這是大田探索茶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大田設立高山茶文化研究所,搜集整理茶文化史料,成立茶藝中心和茶藝館,培養茶藝人才,舉辦高山茶文化節、中國茶葉學會青年科學家論壇等,并以省級文藝示范基地落戶大田茶鄉為契機,推動國學“八藝”進茶園,挖掘南音、山歌會、高甲戲、布袋戲等當地民俗文化,舉辦茶道、琴道、花道、香道等系列活動,不斷豐富茶文化內涵。 “打造更高端的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旅游服務,這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廖舒靜說,當下已進入大眾旅游時代,休閑度假康養游從“2.0升級到了4.0”,茶園景區做足了“夜色經濟”,開發戲曲、板凳龍等民俗活動,讓旅客們過足眼福。 休閑度假康養游要突出“體驗”二字。江山美人茶業公司經理李治中介紹,公司依托獨特的加工工藝,借鑒先進文創理念,開發茶園休閑觀光、茶葉采摘、加工體驗,打造集茶事體驗、親子互動、娛樂科普于一體的體驗式親子文化教育基地。 一業興,百業旺。茶產業的蓬勃發展,正帶動大田旅游業更加精彩……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