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用科技點亮教育
2018-12-12 10:54:04陳莉莉?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2月2日,雖說是周末休息時間,劉平老師并沒有閑著,而是“泡”在了永安三中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里,圍繞機器人創意比賽、綜合技能等項目,為來自永安三中、一中、六中、實驗小學、燕江小學等學校的10余名學生做指導,早早地幫他們備戰明年的全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 像這樣忙碌的周末,可以說是劉平的常態。從教10多年來,劉平潛心教學,用科技點亮教育,不僅成長為一名省級骨干教師,斬獲多項全國榮譽,他還從校內走向校外,變身為一名科普志愿者,常年活躍在機器人、航模等科普推廣一線。 用心的學科帶頭人 2004年,劉平從贛南師范學院計算機教育專業畢業后,從江西老家來到永安,在永安三中一直任教至今。目前,他承擔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教學等工作,同時還是學校信息技術處副主任。 通用技術是2007年全國課改后增設的新學科,有別于物理、化學等專業課,也不是通常意義的勞技課、綜合實踐課。因為是新事物,劉平一開始心里有些沒底。 一開始沒有實驗教具,劉平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結合教材,自己上網搜羅各種實驗視頻,給學生帶來更直觀的學習體驗。后來,他干脆自己琢磨制作實驗教具,指導學生做各種結構設計、技術實驗,將空飲料瓶改裝成WIFI信號放大器、用舊報紙“變身”承重橋……他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提高技術素養和創新能力。 通用技術又不是高考科目,為什么這么上心?劉平坦言,正因為沒有考試壓力,可發揮的空間很大,他希望盡自己所能,對學生的學習和人生有所啟發,“哪怕只是某一句話、某一次實驗。” 飲水機為什么加熱到一定溫度會自動停止加熱?為什么沒水了會從水桶里自動加水?劉平將舊魚缸改造成“飲水機”,通過“透明化”演示,讓學生們全程、直觀地理解“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 劉平帶著這個實驗,參加了去年12月舉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獲得了通用技術學科實驗教學說課金獎,他個人被授予“2017年度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能手”稱號。 一路走來,劉平從教壇“新手”成長為永安市學科帶頭人、永安市信息技術名師工作室領銜人、三明市縣區級學科帶頭人實踐導師,他還是省教育技術、通用技術骨干教師,曾獲“三明青年科技獎”、省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全國“一課一名師一師一優課”活動部級優課等多項榮譽。 耐心的科技輔導員 在學校,劉平還是一名科技輔導員,機器人、科技創新、車模航模制作等學生社團,都能看到他活躍的身影。他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競賽活動,屢獲佳績。 2013年,永安三中成立了機器人學生社團,在永安市科協的支持下,不斷增加設備、場所投入,為學生打造了一個機器人探究的“樂園”,社團學生從10多人發展到現在90多人。 教人先教己。劉平積極參加機器人相關培訓,還買來不少編程方面書籍自學,好在自己是學計算機出身,入門比較容易。 “興趣導入,任務驅動。”劉平先從結構入手,再引入程序,循序漸進地對社團學生進行輔導。去年,劉平還主編了《機器人搭建與編程》校本課程,從“零基礎”培養學生對機器人的興趣。 一開始,劉平先拿出機器人實例,讓學生模仿搭建結構,一段時間以后,他再用PPT圖片的形式,讓他們看圖搭建,最后再難度升級,沒有提供任何參照,只提示結構要實現的功能,讓他們自由搭建。這一番“進階”學習,一般要一年時間。 鄭偉景同學從初三開始加入機器人學生社團。“這孩子悟性很好,就是有點粗心。”劉平經常對鄭偉景使用“激將法”,“你說你會了,那就來場模擬賽,看看是不是真的會了。” 在第一次參加福建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三明地區選拔賽時,鄭偉景落選了,劉平又用了“激將法”,讓他帶著不服輸的勁頭,越挫越勇,在連續三屆的福建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從綜合技能三等獎一路走上了一等獎的領獎臺。 社團成立以來,劉平經常帶著學生參加各類機器人競賽,斬獲了全國銀牌、省金牌等各項榮譽,他個人還獲評“WRO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全國優秀教練”。 熱心的科普志愿者 從校內走向校外,劉平作為一名科普志愿者,經常參加各類科普志愿活動,收了很多“編外學生”。 今年暑假,由永安市科協、永安三中、永安市機器人科教協會聯辦的永安市第十四屆機器人科普夏令營活動,從7月中旬持續到8月下旬,劉平全程參與。 在夏令營里,12名教師志愿者分組搭檔,一起輔導不同課程。劉平負責超級軌跡簡易機器人制作、Scratch編程初級、FLL工程挑戰賽機器人初級課程。為了培養營員學習興趣,劉平在耐心授課的同時,還將游戲、比賽形式導入教學。 STEM工程接力賽是劉平改編的一個游戲項目,他按照從低分到高分、再到低分的順序,在“跑道”上設置了不同分值標線,由營員自由搭建“小車”,用橡皮筋作動力,比賽看一看誰的“小車”能跑出高分。 “游戲的目的是引導營員探究動力產生的原理,以及如何達到精準定位。”劉平解釋說,因為全是結構,又不需要編寫程序,游戲成本低、普及性好,很適合入門級的營員參與。 不僅是寒暑假,劉平到了周末也沒閑著。每到周末,他經常主動到新安社區科學工作室、樂探機器人活動中心等場所,為愛好科學、機器人的孩子們做公益輔導。 劉平的“編外學生”不僅有孩子,還有老人。2014年以來,劉平一直在永安市老年大學兼職上課,教這里的老年學員計算機、智能手機應用知識。 老年人學得比較慢,劉平有的是耐心,一遍教不會,他就多教幾遍。每次課間20分鐘,劉平也不得閑,不少老人會到講臺找他請教問題,劉平就像“坐診醫生”一樣,挨個兒給老人開“處方”。 去年,劉平發起成立了永安市機器人科教協會,由他擔任常務副會長,目前已經有62名教師志愿者加入到了機器人科教推廣的隊伍中來。 (三明日報永安記者站 陳莉莉)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