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沙縣人——訪政協委員陳軍
2018-12-30 13:50:05駱志雄?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記者 駱志雄 “我是沙縣人。”12月11日,在沙縣金古工業區,中節能海西(三明)綠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軍這樣介紹自己。 四川人,在武漢讀書,又在廈門工作,現在,陳軍說,他已經習慣在三明沙縣的工作和生活,雖然家在廈門,但是回不了家,關照不到家,一個月吃不到廈門的5斤米。 2013年12月,陳軍來到沙縣金古工業區,建設中節能(三明)環保產業園。 到最綠省份最綠的城市,緣于中節能和福建省的框架協議:5年在福建省投資300億,沙縣是第一個落地的項目。 “2013年12月26日,我們拿到土地。邊設計邊施工邊招商,三同時,趕進度,即使是春節,我們也沒有放假。僅用了100天的時間,我們建成153畝的工業廠房。又用了半年多時間,讓兩個項目投產,把園區展示館建成。現在,每年產值是成倍增長。2015年,我們實現了產值3000萬元,2016年實現1個億,2017年躍上3個億,2018年,我們突破了7個億,預計2020年,我們園區的產值將實現10個億。沙縣速度,被中節能集團作經驗介紹。”48歲的陳軍,說起數據,準確又流利。 陳軍說,園區已經有了17家企業,他們都是在招商中精心挑選來的。 2015年,園區引進了深圳有道貴金屬公司,成立了福建有道貴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當時擔心有污染,我們邀請了省環科院一起來招商。這種方式,還是比較少的。為了保證零排放,我們還通過環科院一起把關。” 現在,這家企業不僅在環保方面達標,每年還貢獻產值達到園區的80%,畝產值達5500萬,畝稅收達50萬。2018年,他們生產5個九黃金已達3噸。“他們正在轉型,準備深加工,把貴金屬做成閉合的產業鏈。”陳軍說。 做為新增補的市政協委員,陳軍對即將召開的大會充滿期待。 陳軍是在2015年成為沙縣政協委員的。他說,政協是一個大平臺,他剛成為委員,就提出了招工難的提案。沒有想到,很快就得到了政府的重視。 “沙縣有大量勞動力外出做小吃,招工困難。我在2016年沙縣兩會提出了加強技術工人的培育,解決招工難的問題的提案。縣委縣政府很重視,組織縣里招工辦等部門到園區走訪調研。當縣里組織了春節返鄉招聘會,又為沙縣所有園區去江西和安徽招工,有利企業用工難的問題。”陳軍說。 在園區建設之初,交通不便,陳軍提出了公交線路延伸到金古工業園區北區的提案,一個月,就有了反饋,公交車來了。 陳軍說,他走了集團的很多項目,三明和沙縣黨委、政府對企業的支持,是最有力的。 作為中節能三明公司黨支部書記,陳軍始終牢記作為央企的社會責任:幫扶沙縣貧困大學生、貧困家庭,為沙縣寶山村火災捐款,每年開展“百企幫百村”精準幫扶…… 采訪中,陳軍說的最多的是園區的發展。他已經準備了很多的問題,準備到會上與大家探討。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