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上坪:會“變魔術”的古村
2019-03-01 09:48:29黃平柳 陳曉星 曾 程?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日報建寧記者站 黃平柳 陳曉星 曾 程 文/圖 閩贛交界,莽莽大山里,有一個千年古村,村子不大,古建筑卻不少,現存有五代同堂牌坊、大夫第、古香園、司馬第、得水園等26處古跡,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這就是建寧縣溪源鄉的上坪村。 上坪村與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接壤,海拔760米,處在山間盆地中,歷史上曾名“六龍井”“楚下堡”。 眼下,這個千年古村有了“現代范”,借助現代元素,豬圈變酒吧,牛欄變書吧,舊倉庫、烤煙房搖身一變成休閑吧,煥發出新的活力。 2月26日,在村婦女主任張麗英和講解員李宗燕的陪同下,記者走進這個會“變魔術”的千年古村探秘。 瞧!豬圈變酒吧,牛欄變書吧 “自從我們村發展了鄉村旅游后,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來游玩。”張麗英說,鄉村旅游讓上坪有了新的風貌。 過去,村里除了日漸衰敗的古建筑,就是破舊的豬欄牛欄,一點生氣都沒有。 “你看,現在這書吧的位置,原來是個牛欄。”張麗英指著眼前的木構小屋說。 牛欄變書吧? “是啊!”張麗英告訴我們,村里實施“上坪古村再生計劃”,與清華同衡、中央美院、東南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機構合作,保護與開發并取,對古村廢舊倉庫、烤煙房、豬圈、牛欄進行改造,引入新型零售、旅游業態,尋求古村落發展的新契機。 這處牛欄是村民楊巧興的,他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去世后,牛欄閑置了,越發老舊,他心想著反正以后也用不上了,就讓它自然倒塌。 2016年,在外打工的楊巧興突然接到電話,村里準備租用他家廢棄不用的牛欄。“不僅免費翻新,每年還有200元的租金。”楊巧興笑著告訴我們,回家過年時他發現牛欄變漂亮了,竟然成了書吧。 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人光顧書吧,除了游客外,愛看書的村民、學生都會泡在這看書,體會那難得的舒適和嫻靜。 沿著干凈整潔的小石子路往前走,小溪邊豬欄改造成的酒吧映入眼簾,酒吧雖然沒有富麗堂皇的裝飾,但相當舒適安靜。 “這些年來,我都在外地經商,很忙,好幾年沒回家過年了。之前通過微信朋友圈看到村里舉辦的一系列廉孝家風、研學活動,知道村里發生了變化,這回親身感受了一番,沒想到變化這么大!”返鄉村民楊民貴激動地說,在外工作,楊民貴會經常約上兩三位好友“泡吧”。“到過那么多酒吧,還是家里的這個好。” 其實,對于村里變化感受最深的還是那些一輩子都沒離開過的老人們。 今年71歲的老人楊佐興告訴我們,上坪村人口最多時達700多人。后來,為了生計,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到了10年前,除了逢年過節熱鬧點,平常村里幾乎剩下老人和小孩,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 “村里的旅游業能發展,村民的幸福指數日益增高,這還得感謝國家鄉村振興的好政策啊!”楊佐興自豪地說,村里的旅游業剛開始,屬于他們的美好生活也才剛剛開始。 看!雜物間烤煙房變休閑吧 行走在上坪村,處處都能感受到“古村再生”帶來的變化。 來到彩云間,有一種夢幻般的感受。這是一個可供游客休息的咖啡屋。游客們不僅可在這里休息、“觀水”,還能親身體驗擂茶。 彩云間的旁邊是一個單體烤煙房。經過“美容”后,陽光從天窗照入室內,呈現出七色光,給游客帶來不一樣的文化及感官享受。 這個雜物間和烤煙房的主人是楊青階老人,今年78歲。 楊青階說,十幾年前,他的兒子楊運良剛開始種煙,面積也不大,有這個小小的烤煙房就夠了。“當時種煙,年收入大約1萬多元,很辛苦!”楊青階回憶道,兒子種了兩年煙,就去外面發展了,烤煙房、雜物間空了。 前幾年,上坪村發展鄉村旅游,楊青階把雜物間和烤煙房租給村里。“當時真的舍不得,它們雖然破舊,但也是自己的心血啊。”楊青階感慨地說,為了村子的發展,他積極響應村里的號召,主動把雜物間和烤煙房“貢獻”出來。現在,看到村子更美了,楊青階樂得合不擾嘴。 他說,村落改造好,村子更干凈,人氣也更旺,有時候自己還可以在家門口擺些自家做的農產品賣給游客,增加收入。 “人多的時候,東西一下子就賣完。”楊青階的妻子揭金秀說。 古村再生,帶來的不只是風景,還給眾多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 “每次有旅游團來的時候,媽媽都要忙著準備擂茶的原料。”上坪村導游李宗燕介紹,游客到了彩云間后,不僅要參觀,還要體驗擂茶,所以,母親聶鳳兒都要提前準備好擂茶用的原材料。 “粉干要提前炸好,排骨也要腌制好!去年一年就掙了1000多元。”說起家門口吃旅游飯帶來的收入,李宗燕笑開了花。 “以前,我們家的農產品要挑去10多公里遠的集鎮上賣。”村民張麗英回憶道,現在,村民們只要把東西擺在家門口,就可以賣個精光。 村里的楊家山寨開著一家農家樂。店主叫楊彩霞,是返鄉創業青年。以前她在上海打工,聽說村里正在發展旅游,人氣旺了,自己就和幾個在家帶孩子的姐妹合計,開了這家店。 “目前,來這的客人主要以旅游團的游客為主,還有一些在這邊做工程的人。”楊彩霞說,村子里的文化氛圍濃了,環境好了,來參觀游玩的人也越來越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接待6桌客人,但冬季有時也會沒有客人。她希望,當地政府下一步能在不破壞古老村貌、不影響村民生活、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引進一些互動項目,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采訪后記: 古村振興,需要新思路 鄉村振興,不少地方鄉村經濟逐步復蘇,新興產業逐步壯大。但如今在鄉村中絕大多數都是留守老人,村民大多外出進城謀生。如何喚回并留住村民,如何讓古老鄉村在經濟、文化多方面實現振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建寧縣把上坪村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亮點之一,以文化古村落為依托,發展民宿經濟、研學旅游、生態農業等,不失為一條路子。古村振興后,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提高收入,不少村民也會選擇回歸,有人氣的古村落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持續散發魅力,才能擁抱未來。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這樣會“變魔術”的發展新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