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閣的脫貧路
2019-03-26 10:50:04林輝?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林鳳閣坐著輪椅接待前來體驗采摘的游客,幫忙過秤、收錢。(鄭宗棲/攝) 扶貧干部在林鳳閣家客廳顯眼處安裝幫扶聯系卡。(鄭宗棲/攝) 大田縣電力公司青年黨員服務隊到林鳳閣家維護光伏發電設備。(鄭宗棲/攝) 扶貧干部上門宣講扶貧政策,鼓舞林鳳閣創業信心。(鄭宗棲/攝) 閑暇時,妻子為林鳳閣按摩雙腳。兩人展望未來,談心說笑。(鄭宗棲/攝) 東南網3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顏全飚 鄭宗棲 攝影報道) 20日,在大田縣武陵鄉大石村草莓種植大棚內,35歲的林鳳閣和妻子開始了新的一天忙碌。妻子忙著打理草莓大棚的農活,他則坐著輪椅接待前來體驗采摘的游客,幫忙過秤、收錢。 2014年6月,林鳳閣從自建房4樓摔下,導致脊柱斷裂、雙下肢癱瘓,屬一級肢體殘疾。這次意外,讓他欠下了20多萬元醫藥費,原本幸福的家庭也陷入困境。2016年初,他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國定標準貧困戶。 在各級黨委、政府及幫扶干部的幫扶下,他獲得5萬元扶貧貸款,在自建房屋頂上安裝了6.36千瓦單晶A板光伏發電系統,每年可增收7000多元;去年,又獲得5萬元的產業扶貧資金,流轉3畝土地,建起7個溫室大棚,種植牛奶草莓,每畝可收入1萬多元。 2017年底,林鳳閣實現脫貧;2018年,其家庭年人均收入達到12000余元。 “黨的好政策,讓我脫了貧,今年準備擴大草莓種植規模。”林鳳閣說,“當地扶貧干部時常來我家里,與我談心,宣講扶貧政策,縣電力公司也時常安排人員查看、維護光伏發電設備,讓我對未來的日子更有信心了。” 林鳳閣所在的武陵鄉,是革命老區鄉、原中央蘇區片區。近年來,大田縣大力推動老區蘇區加快發展,堅定走“黨建引領—村企合作—群眾致富”的脫貧路子,實施“一家四業”產業扶貧模式,發展光伏產業、家門口就業、院內手工業、房前屋后特色農業等,解決貧困戶發展產業單一、增收不穩定等問題,帶動不少貧困戶脫貧致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