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護林員樓其善和他的護林人生
2019-03-27 10:48:58詹鐵笛?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樓其善的家在將樂縣城,回去一趟不容易。他一個月可調休兩次,一次兩天,但因崗位需要,他常常回不了家。 樓其善說:“從小到大,我沒參加過女兒的家長會。平時,父女也只用電話、短信交流。甚至,我有時去將樂會迷路。” 家里全靠妻子蔡勤英挑起大梁。她要帶當時年幼的女兒,還要侍奉公婆,生活不易。樓其善說,自己愧對家人。 去年,樓其善的搭檔離開護林點,轉崗當了技術員,人手空缺。樓其善的父母先后離世,女兒也已經工作,將樂國有林場便返聘樓其善的妻子蔡勤英,讓她和樓其善搭檔,共同工作、生活。 妻子來了,樓其善巡山有伴了。樓其善說,做護林員不需要太多技巧,簡單學習培訓后,她可以和自己一起工作了。做護林員辛苦,蔡勤英正努力適應,和丈夫一起堅守。 妻子來了,樓其善的日子終于有個“人樣”了。整個護林點煥然一新。樓其善在院里整出空地,陸續添置了各種花卉、盆景、園林綠化景觀。 樓其善說:“我在院子里栽種了黃桃、黃花梨、枇杷、楊梅、杏子等等,一種一棵,就圖個樂。” 夫妻倆開辟了一片養殖區,放養了一群雞鴨。樓其善手巧,給家禽做了一個院門。他說,單是做這個院門,就花了半個多月。 偶然的,他在網上看到,有人可以用哨子召喚家禽。他很好奇,從淘寶上買了個“訓雞哨”,反復操練。現在,他一吹哨子,雞鴨就知道要開飯了,成群結隊地從遠處跑來。 之后,樓其善又驚奇地發現,原來孔雀也可以養!于是,他又樂呵呵地網購來一公一母兩只孔雀。孔雀在院里自由玩耍,讓夫妻二人多了不少樂趣。 有愛的地方就是家。杏溪護林點又偏又簡陋,生活條件惡劣,人人避之不及,但樓其善說,退休后,如果組織需要,自己愿意留下來。 “有時和野豬沒什么區別” 護林員的工作枯燥、繁雜,他們需要熟悉轄區的山情、林情、社情。護林員是林場管理人員的眼睛,要巡視山林,及時發現病蟲害,報告山林樹木的基本情況。他們還是宣講員,要教導村民防火護林。 上午7點,樓其善起床、吃飯,一天的工作開始了。 穿戴好安全帽、迷彩服、解放鞋,背上柴刀、水壺、卷尺、望遠鏡、急救藥品等,樓其善就出發了。附近1.1萬畝山林,現在是他和妻子的轄區。 護林員總是單兵作戰。從護林點出發,順著林區便道走一小時,樓其善才到達轄區。在轄區,樓其善邊走邊看,留心哪塊區域水土流失嚴重,哪片山坡需要補植。下雨天,發生塌方,樓其善要查看有沒木頭需要回收。有時,村民的竹子會侵占林地,樓其善要召集人員處理。 樓其善還要觀察、上報病蟲害的情況。“最近,林區要重點防控松材線蟲病。這種病是‘木材癌癥’,會影響木材質量。疾病還會傳染,如果不及時發現,一片樹木都有危險。”樓其善說。 來到視野開闊處,樓其善就取出望遠鏡,觀察遠處的樹木。“樹木如果生病、枯死,我能在幾百米外發現。”樓其善說。 在山里,并不總是有路可走。想查看林深處的樹木,護林員需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路披荊斬棘。樓其善說,護林員想去哪里,哪里就必須有路。他甚至開玩笑,說自己有時和野豬沒什么區別。 樓其善劈砍野草、灌木,手經常被劃破。在林間鉆爬,經常踩空、滑倒,跌打損傷,從山坡上滾下是常有的事。樓其善說:“受傷了,只能依靠自己,周圍可能一整天都沒人經過。在林區,手機沒有信號,沒法和外界聯系。” 幸運的是,這么多年,樓其善身上只留下各種擦傷、劃傷,不曾脫臼、骨折。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