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山區小縣,電商“突圍”闖新路
2019-03-28 10:54:14?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產品差異化,走出特色路子 3月6日,在建寧縣綠源果業核心生產示范園內,工人們正在給果樹剪枝。“眼下,我們要及時做好果樹的管理工作。”禾云農業負責人黃傳銳說,前期工作做到位,果園才能實現豐產豐收。 30歲的黃傳銳,出生于建寧,在福州長大。大學畢業在廈門工作幾年后,回到福州自己創業,主要在網上銷售本地及進口水果。 “做鮮果銷售,把控貨源是個難題。”黃傳銳說,同一種水果,會存在產地、批次等方面的差異,這就很難保證品質。 為此,2016年底,黃傳銳回建寧成立了禾云農業,同時還承包了綠源果業核心示范園。“有了示范園,我們不僅能精準地把控貨源,還能聯合業內權威專家研發桃梨新優品。”黃傳銳說。 建寧是農業大縣,農特產品資源豐富,黃花梨、黃桃、獼猴桃的種植面積達13萬畝。由于黃花梨、翠冠入市時間長,市場競爭力不高。為了把水果銷售出去,果農和網商們只能打價格戰。 “只有實行差異化銷售,才能在市場上取勝。”黃傳銳說,為此,他們沒有銷售黃花梨、翠冠,而是銷售市場上比較少見的翠玉、新翠及晚翠。這些品種的梨不僅口感好,關鍵還能實現錯峰銷售。 在品種上做文章,品質也是關鍵。“除了全程生態管理示范園外,我們還與托斯卡納、綠源果業等實現綠標種植的企業合作。”黃傳銳說,這能最大程度地把控水果的品質。 眼下,禾云農業主要與社區精品超市、大型企業合作,走的是高端的線上銷售模式。“下一步,在保持原有銷售模式的同時,還將開設淘寶店,不斷擴大銷售渠道。”黃傳銳說。 “供應鏈+標準化”,走出“提檔升級路” 2013年,“建寧公主”艾美齡開始從事電商工作。 多年的網銷經驗,讓她認識到了一個問題:要想提高農產品的價格,最重要的還是貨源的品質和穩定性。為此,2016年,建寧公主等幾個較大的電商企業聯合成立了六葉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建寧初級農產品的種植面積、產量已經很難再有突破,要做大整個盤子,就得努力提升他們的附加值,而品牌就是價值的核心。 2017年初,為保證貨源正宗,艾美齡開始建立農產品基地,與農戶簽訂收購協議。 從電商發力改變傳統業態,建寧公主開拓了建寧農業的一方新天地。然而,她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有了新動作。 目前,艾美齡正在完善六葉荷供應鏈管理公司,力求做到與高端電商接軌。以往六葉荷的倉儲能力嚴重不足,只能儲備80萬元的貨物,新的倉庫可以增加到300萬元。 此外,新的六葉荷將采用機器代替人工的打包分揀方式。“一臺機器的效率是人工打包的15倍。”艾美齡說,不僅省時省力,還能給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 “正常情況下,在產品上市時,我們會提供產品合格檢測報告。”艾美齡說,但生鮮水果不同于其他產品,不能提前獲取。更棘手的是,建寧沒有檢測中心,還要寄到外地去檢驗,整個報告需要耗時一個月,而黃桃、黃花梨的銷售季只有20天。 為解決這一問題,今年,艾美齡又在著手建立建寧首個農產品檢測室。農產品檢測室建好后,加班加點工作,15天內就可以出具內檢報告,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艾美齡說,檢測室除了對內服務外,還能對整個縣域的電商服務,讓他們從中獲得便利。 不僅如此,依托電商平臺,建寧縣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闖出了一條扶貧新路;集智聚力,實現了農特產品的差異化銷售,走出特色電商路子;借助豐富的農特產品資源,大力發展“互聯網+”,從銷售初級農產品逐步上升到走品牌化、產業鏈條化的道路。“電商成就新業態,不僅能讓農產品尋求質的飛躍,還能促進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建寧縣商務局副局長代文明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