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放融合中推進老年教育
2019-04-10 11:12:01曾婷?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互學互鑒,拓展老年教育新視野 老年教育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 賞花時節,一則“春天來了,樹上開滿大媽”的微信圖片,在朋友圈里被紛紛轉載,閱者哭笑不得的背后,更讓人深思:當我是老人,公眾場合該如何做? 據統計,至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達到17.8%,可以說,老年人的綜合素質高低對社會、家人晚輩影響巨大。積極開展老年教育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老年教育的發展,應與全球發展現代化同頻共振。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目前世界老年教育主要有三種模式:法國模式、英國模式、中國模式。 我國以政府主導,財政投入,通過老年大學平臺,積極開展老年教育,課程可歸為社會科學類、書法類、美術類、聲樂類、器樂類、醫學類等15個學科,61個專業,300余個門類,并按難易分為多個階段,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老年教育課程體系。據統計,當前,全世界老年大學在校學員2000多萬,其中,中國的老年大學學員將近1000萬。 上海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熊仿杰介紹說,與中國按知識類別劃分課程的方法不同,法國模式的特點是在高等院校里興辦老年大學,強調它屬于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以綜合性、涉及各類知識的問題來劃分課程,擅長緊扣社會熱點。英國模式強調自主、自助、自由辦學,依托社區,形式靈活多樣,教學往往由同學教導同學來完成,打破了傳統的師生結構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積極加強與國外老年教育的溝通交流合作,很多老年大學在努力。 哈爾濱老年人大學成立游學部,已組織學員開展《走進美國》《走進日本》《走進泰國》等8次游學活動,深受學員追捧,現在,中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辦“旅游年”,該校計劃組織學員到沿線各國進行游學和文化藝術交流。潮州市老干部(老年)大學校長陳先哲告訴記者,他們積極向國外老年大學傳播中國老年大學的“好聲音”“好圖像”,去年在毛里求斯召開的國際老年教育研討會上,就帶去國內7個有代表性的老年大學的介紹視頻。 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福建老年大學副校長施祖美教授說,通過在沿線國家開展教學、科研、網絡平臺合作及探索教學合作體系建設,可望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國家老年教育發展,豐富老年人晚年生活。 “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對老年教育發展,有著同樣深遠的指導意義,湖北省老年大學校長萬年春這樣認為。近年來,先后有200多批次省內外和日本、德國、法國、美國、俄羅斯等外國老年教育團體來湖北省老年大學參觀交流,該校與多個國際、國內老年大學建立了系統協作和戰略合作關系,促進了學校較好地帶動了全省、乃至中部地區及長江經濟帶的老年教育發展。屆時,希望以國際老年大學協會第104屆理事會暨武漢國際研討會為契機,積極推動和融入建設“一帶一路”老年教育共同體。 鏈接: 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學——圖盧茲老年大學在法國誕生。1978年,國際老年大學協會(AIUTA)成立,總部設在法國圖盧茲第一大學。 成立40年來,國際老年大學協會是世界各國老年大學、老年教育機構工作范圍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組織,是世界各地老年大學溝通信息、交流經驗、開展合作的良好平臺,助推了全球老年教育發展。近年來舉行的國際研討會主題廣泛,先后有“平等機會與老年人”“老年大學與國際化合作”“老年大學與多元文化”等等,體現出寬闊的國際視野、活躍的理論研究創新能力。 1988年,中國老年大學協會(CAUA)成立。1994年8月,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加入國際老年大學協會,開啟了我國老年大學教育國際化之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