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志偉近照

工作人員在打包服裝

忙碌的客服人員

精美的花盆和瓷盤
●三明日報大田記者站 吳聯參 文/圖
戴著眼鏡,干凈而又精致的打扮,全身上下透露著一股文藝氣息,這是方志偉給人的第一印象。從德化到大田創業,在網上賣瓷杯起家,從虧損到如今年銷售額達1000萬元的“電商達人”,33歲的方志偉成為大田縣電商界的一匹“黑馬”。
網上創業賣瓷杯
和別人不同的是,方志偉的創業路很曲折。2005年高考落榜后,在朋友的介紹下他到福州移動公司上班,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一年之后,和他同批進公司的同事都轉崗或加薪了,而他還在原地不動,這才意識到,自己應該去進修學習才有可能進步。
于是,方志偉辭職回到家里,在征求父母的同意下,準備去日本留學。在培訓機構學習日語一年后,他參加了留學生測驗,考上了日本千葉縣敬愛大學。
好景不長。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歷史以來最大的地震,方志偉親身體驗到了在樓房里任憑晃動的那種無助和恐懼。在經歷了這次生死考驗后的他選擇輟學回國。
在德化老家,方志偉在父親的陶瓷加工企業幫忙做事。雖有自己的瓷窯,卻得依附他人,有訂單才有收入。2011年已是全民淘寶網購的趨勢,嗅到了這個商機后,方志偉經常想:在幫助別人加工訂單時,瓷窯又有空余,為何不按淘寶流行的瓷器模仿燒制,在淘寶上賣產品?
有想法是好的,但沒有任何電商基礎,怎么辦?和父親商量后,方志偉去了父親朋友的電子商務公司跟班學習,從貨源、客服、發貨到售后開始,一點一點學習業務知識,逐漸對網絡市場也有了初步了解。
2012年7月,在交納1000元保證金后,方志偉在淘寶店開設了“祥豐陶瓷店”,主營瓷杯,公司和產品放在窯廠里,廠里的財務兼職客服。他把所學的網店知識充分運用起來,先是開辟了網上直通車,而后又進行站外付費等宣傳活動,擴大了網店的知名度。
“第一個月賣了300個杯子,1個杯子17元,利潤3元。”雖然沒什么盈利,但方志偉仍然信心十足。第二個月開始,為了繼續沖量,他通過淘寶推廣,不斷提升店鋪銷量排名,甚至虧錢賣杯子。重金投入之下,第二個月杯子銷售量猛增到4000個。到了2013年初,杯子的月銷售量達到了8000個。
經營虧損越挫越勇
杯子的大銷量讓方志偉更加自信了。于是,他投入大量的資金加大廣告投入,想了更多的辦法,諸如競價排名、微博微信推廣、虧錢賣等,甚至還包括一些“歪招”。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一年后,他仔細一算,店鋪不但沒賺錢,反而還虧損20多萬元。
“光直通車一年就砸了7萬元,站外付費活動一場就2000元……”方志偉無奈地說,直通車有訣竅,正常情況下淘寶里的杯子類目直通車點擊一次要付費給淘寶0.5元到1.2元左右,甚至等鏈接有了權重后,不用付費淘寶也會給予免費展現的機會,而由于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他基本上要付費1元。其它的廣告方式也是如此,這讓他花了好多冤枉錢。
痛定思痛,方志偉并沒有消沉,反而認真反思自己的經營方式,變換著思維去經營。他開始減少廣告的投入,維護穩定好一批老客戶,在保持店鋪銷售量優勢的前提下,不再一味模仿別人,而是開始創新產品。
只要有時間,他就到縣里的各個窯廠去轉悠,考察不同的設計樣式、風格,搜集當前最流行的元素,和設計師一起討論如何提升產品的設計感,讓客戶看一眼就喜歡。
就這樣,方志偉的淘寶店逐漸紅火起來,半年的時間就把虧損的錢賺了回來。隨后方志偉擴大了經營,租了700平方米的實體門店,招了6名員工,一年的營業額達到400萬元。
創業路上轉型忙
2014年是方志偉“祥豐”網店發展最快的一年,也是快遞市場最火爆的時候。但由于賣的是易碎品,當地最便宜的快遞一公斤要5元,成本太高,于是方志偉先后到永春、永安、大田等相鄰縣去考察,最終選中了大田縣。
“大田快遞3公斤才4元,而且發貨非常的及時,很有利于電商事業的發展。”2014年12月,方志偉在大田電子廠附近租了1000平方米的場地,雇了16名員工,成立了大田縣仟藝紅商貿有限公司。
到了大田后,方志偉不再滿足于只賣杯子。由于長期有關注市場行情的習慣,他很快就發現花盆的市場銷量劇增,于是在自己的淘寶店增加了花盆類目,上線當天就賣出1000多個花盆。
“花盆體量大,從德化運輸成本高,就尋思著和本地的瓷廠合作。”2015年,在大田商務局局長的牽線下,方志偉把訂單交給大田寶通瓷器廠生產。第二年,和寶通正式成為合作伙伴,并根據花盆受眾度,設計屬于自己的產品。
2016年,大田縣出臺雙創園優惠政策,創業者可以享受“三免二減半”政策:免三年租金,第四、五年租金減半。聽到消息后,方志偉簽下了電商創業大樓一層1400平方米的場地,把公司遷到雙創園。
“花盆季節性明顯,春季的時候最好賣,一天最多可以賣出4000個,其它季節一天就賣幾百個。”方志偉說,如今花盆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家們都在打價格戰,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感覺自己的事業又到了一個轉型點上。”公司要保持活力,就要有新鮮的血液不斷地輸入。2018年,方志偉又轉換了思維,把目光瞄準了年輕人群體,專賣時尚、潮牌服裝,和廣東一家品牌服裝店合作,設計自己的衣服產品。
7年多的創業路雖艱辛,但他感受到了青春的回報。“現在國家對于創業創新的政策十分健全,整體的創業環境也很好,我還年輕,只要堅持初夢,創業的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寬!”談到未來,方志偉信心滿滿。
編后語:
當下,創新驅動不但是我們經濟轉型升級、蹄疾步穩的原動力,更為廣大青年搭建了廣闊的舞臺。和老一輩創業家陳舊思想不同的是,青年創業者有獨具的投資慧眼、獨到的見解、勇于開拓的精神和創新求變的思維,有理想、有擔當也有追求,比任何時候更能抵近希望、觸摸夢想。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時代,希望三明能涌現出更多的創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