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三明,工業城邁向幸福城
2019-05-03 12:35:03?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位于永安的中國重汽海西公司采用機器代工,既減少用工又提高效益。 魏興谷 攝 三明市第一醫院引進三明市首臺智能導診機器人,可以為患者實時解答就醫常規問題。 周志鴻 攝 三明加快推進二維碼門牌便民應用。群眾可掃二維碼門牌辦理居住證、發布房屋出租信息、繳納水電煤氣費。胡元杰 攝 大田縣圖書館設有廣播系統及合理的監控系統、配有RFID自助借還系統、電子書借閱機等電子數字設備,方便讀者借閱。吳聯參 攝 東南網5月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全幸雅 通訊員 楊連祿 楊開長 陳詩宇) 這個春天,三明相繼飄來兩朵“云”。 一朵是“工業云”。3月下旬,三明市企業“上云上平臺”推進會暨“上云上平臺”啟動儀式舉行,這將有力助推三明工業數字經濟邁上新臺階。據悉,到2020年,三明市上云企業將超過600家。 另一朵是“生態云”。三明市生態環保智慧監管云平臺(一期)上線,將環境監察執法、12369等業務進行有效融合,執法能力顯著提高。39家重點排污企業接入視頻監控,實現高效精準監管。 三明地處我省中西部山區,是一座因工業而生的城市。如今,乘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春風,三明正在朝著業業創新、物物相連、行行相通的新臺階邁進。 業業創新,傳統產業發“新枝” 在以往印象中,鋼材是“笨、重、粗”的大件產品,而互聯網,讓一切變得不同。 走進三明市三元區一個大型鋼材倉儲市場內,一座座倉儲廠房高達十幾米,整齊堆放著各種鋼材。 “方便,就像逛超市一樣。”4月25日,前來市場配貨的司機陳師傅評價道。 “這里進駐了150多家企業,終端客戶需要的各種鋼材在這基本都可以一次性配齊?!备=骱v喂煞萦邢薰径麻L高美健介紹,明海鑫成立于2006年,起初,企業單純從事線下鋼材貿易,年貿易額僅為3.2億元。 2011年,明海鑫把目光瞄準“線上”,創建海鑫鋼網。目前,該網站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萬家企業進駐,通過“線上撮合+線下交易”模式,2018年,企業完成貿易額65億元,稅收近5000萬元。今年一季度,明海鑫完成貿易額21.02億元,稅收1900萬元。 傳統的鋼鐵貿易由此向全供應鏈服務轉型。 業業創新,前景廣闊。作為老工業基地,三明在汽車及機械裝備、冶金及壓延、林產加工、紡織等方面基礎扎實、配套優勢明顯。三明市工信局信息化推進科林濱川告訴記者,以信息化為載體,促進工業企業深入應用信息技術,加快實現研發、生產、管理、商務4個信息化,加快實現“老樹發新枝”。 一批創新平臺正在發力。三明市生產力促進中心每年為中小企業提供創新設計服務超300項,同時引導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為小微企業提供數字化無模鑄造、3D打印快速成型制造,虛擬現實實驗、鑄件模擬分析、創新設計、機械檢測認證、自動化應用外包、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專業人才培訓等多項服務,幫助企業突破技術瓶頸。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