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美好生活
--興業銀行科技創新踐行普惠金融側記
東南網三明5月10日訊 發展普惠金融,既是金融機構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更是大有可為的戰略選擇。近年來,興業銀行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積極將金融科技應用于經營與管理,持續推動金融服務體驗提升、模式創新與成本降低,形成一批依托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優勢業務,為普惠金融插上數字翅膀,有效提升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走出一條差異化的普惠金融之路。
C端突圍,打造極致便捷體驗
智能引導機器人、體感互動大屏、智能等候座椅、智能引導臺、智能產品展示柜、人臉識別系統……諸多科技感十足的產品讓人目不暇接。走進興業銀行長春分行前進大街支行,有種“時空穿越感”,“智能化”是服務新體驗的突出特點。
“智能柜臺真方便,業務幾分鐘就辦好了,與之前相比等候時間大大縮短了。”市民王女士表示。
據了解,興業銀行于2014年推出“智能柜臺”迄今已迭代升級至4.0版,具有80多項功能,能夠支持大部分非現金業務辦理,對傳統網點服務交易替代率達90%,服務效率提升約60%。以客戶體驗為核心的“線上+線下”渠道智能融合,將成為興業銀行接下來網點智能化建設的重點。
為滿足廣大客戶日常快速融資需求,興業銀行針對個人客戶推出“興閃貸”金融服務,服務的主要對象為興業銀行借記卡持有人。有別于傳統網絡信貸產品,“興閃貸”采用全流程線上自助操作模式,其申請、審批、簽約、放款、還款等一系列手續全部通過線上辦理,整個過程不過幾分鐘,其中自動化審批環節僅需1分鐘就能夠出結果,最高額度可達30萬元。
“速度”背后是金融科技的有力支撐,該行引入的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功不可沒,通過在軟件中配置流程機器人,讓機器人執行重復性的操作流程,快速完成所需數據的處理,實現快速放貸。同時,興業銀行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搭建了豐富的“興閃貸”申辦平臺,不僅支持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傳統線上渠道,還支持微信等新興渠道,簡單幾個步驟,即可完成貸款申請及提款操作,進一步提升了客戶服務體驗。截至2019年3月末,“興閃貸”已服務客戶6.41萬戶,提供融資接近70億元,服務客群持續擴大。
此外,在生活場景應用方面,興業銀行通過信用卡APP“好興動”深度洞察用戶痛點,緊跟消費趨勢,覆蓋用戶吃、喝、玩、樂、購等生活消費需求,為消費者帶來實打實的優惠。
目前,興業銀行已建成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直銷銀行、微信銀行、短信銀行于一體的一站式網絡金融服務平臺,突破時空限制,為超過3000萬客戶提供全天候、便利安全的網絡金融服務,年交易筆數超13億筆,交易金額超萬億元,網絡金融柜面替代率達97.08%。客戶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興業銀行提供的便利服務。
B端賦能,解決小微企業現實痛點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點、痛點。興業銀行堅持做“小”文章,做“專”服務,通過科技手段的應用,創新推出“小微三劍客”“循環貸”“e系列”“興業管家”等多元化產品,建立健全集結算、融資、增值服務為一體的小微專屬產品體系。
其中興業管家以小微企業這一金融服務的“長尾”客群為切入點,實現對公小微客戶隨時隨地完成單位內部事務審批、即時通訊、轉賬匯款、賬戶管理及其他各種銀行服務,財務人員無須頻繁往來于單位銀行間,企業財務主管可實時授權、管理公司銀行賬戶,降低企業銀行營運管理成本,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和客戶體驗,真正意義上“將對公支付業務的全流程都搬到了手機上”,讓對公客戶像個人客戶一樣方便使用手機移動支付,目前已為近20萬中小微企業提供移動金融服務。
近期興業管家上線“芝麻開花·興投資”投融資線上對接交流服務平臺,助力廣大優質科創企業與全國各類VC/PE機構實現精準高效對接。
針對小微企業缺乏有效擔保、還后再貸及融資成本壓力大等困境,興業銀行自主研發的小微企業在線融資平臺,打破傳統唯“抵押物”論,借助OpenAPI開放互聯技術對接企業工商、國稅、人行征信等數據,加強對企業資金流、信息流和第三方數據的分析挖掘,實現合作平臺內小微企業在線融資申請、自主提用、隨借隨還、循環使用、支付查詢等在線融資功能,大大提高企業融資效率,有效降低融資成本。隨著該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及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可得性、滿意度和獲得率不斷增強,2018年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920億元,較年初新增350億元,銀保監會年度小微企業信貸增長計劃完成率達472%,完成率居18家會管銀行第二。
G端協力,構建金融服務民生場景
興業銀行積極助力智慧城市建設,近三年來,在醫療、政務、旅游、交通、教育、社區等行業,逐步推廣智慧城市場景服務新模式,以完善的交易場景應用,滿足各類機構客戶需求的同時,也為居民的醫療、教育、出游等提供了便利高效服務。
該行在國內率先推出“智慧醫療”金融解決方案,基于互聯網支付渠道,采用移動互聯技術對接內部系統,協助醫院搭建便民的移動醫療服務平臺,有效緩解了“看病難”問題,同時大大緩解醫院的管理壓力。截至2018年末,智慧醫療簽約醫院客戶499戶,上線客戶362戶,上線客戶中三級以上醫院占比40%。興業銀行還利用OpenAPI技術對接第三方生態,圍繞就醫環節推出多項特色功能和個性化場景服務,如智能停車、院內點餐、產程直播、掃碼付、醫保結算等,著力打造智慧醫療生態圈。
在智慧出行方面,該行與福建省高速公路合作,探索結合物聯網、大數據及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讓車主使用手機即可實現自助ETC卡充值,通過掃描二維碼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費。目前已在福州周邊的8個收費站開通,后續將在福建全省鋪開,還將觸達數以萬計的停車場和加油站,實現無感出入停車、自助加油繳費等智能服務,大大提升金融服務體驗和使用效率。截至2018年末,該行智慧交通上線客戶1371戶,服務消費者超過4100萬人次。此外,智慧旅游已與國內373個旅游景區、1681家涉旅企業達成合作,服務消費者超過7300萬人次。
F端發力,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
桂林國民村鎮銀行是廣西一個地市級的村鎮銀行,在這樣一家小銀行的網點里,所能提供的金融服務已經達到一線城市水平。
“依靠興業銀行銀銀平臺及其先進的核心系統,我行業務辦理便捷性有了顯著提升,客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到豐富多樣的理財產品。”桂林國民村鎮銀行行長倪建坤介紹道。
作為國內銀銀合作的佼佼者,興業銀行于2007年率先推出同業合作品牌--銀銀平臺,在F端(金融機構)開啟與中小金融機構“共建、共有、共享、共贏”的合作之路,銀銀平臺通過與中小銀行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了將豐富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五線城市及廣大農村地區輸送,使金融服務欠發達地區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優質的金融服務,為居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創造條件。截至2018年末,銀銀平臺各項業務合作客戶1906家,同比增長43.96%,累計與357家商業銀行建立信息系統建設合作關系,其中已實施上線221家。其互聯網財富管理平臺“錢大掌柜”累計引入38家合作銀行的理財產品,注冊客戶1319萬,2018年度面向終端客戶金融產品銷售規模4891億元。
近年來,銀銀平臺持續升級轉型,圍繞“一朵金融云+支付結算、財富管理、資產交易三大平臺+銀銀平臺國際版”戰略,更加突出交易化、綜合化,不斷創新和豐富特色產品,助力中小金融機構服務區域經濟與民生。其“財富云”合作模式依托銀銀平臺底層先進基礎架構服務平臺,將興業銀行強大資管能力與合作機構銷售渠道相對接,為合作機構提供財富管理、運營支持、人員培訓、市場推廣等特色金融服務,有利于合作機構增強服務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優化收入結構,實現互利多贏,共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