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歡歡老師在生活適應課上教學生扣紐扣。 (林幼春 攝)
●三明日報大田記者站 顏全飚
一個學生一定要老師站在他身邊,他才肯答題做作業。一個學生,經過老師五至八年的辛苦培育,才能喊出一個“媽”字,令母親感動得淚流滿面。
這些孩子,連父母心里都難以承受,對他們失去信心,自暴自棄。“我們學校、我們老師都沒放棄,家長沒有理由放棄。”大田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趙歡歡說。
近十載站在特校講臺上,視智殘學生若親生孩子,趙歡歡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歌。
因為熱愛,所以陪伴
2005年,趙歡歡畢業于泉州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專業,在大田縣城關第一小學任教。2011年,大田縣特殊教育學校建校,趙歡歡選擇調入該校。同事、好友都勸說,不要到那樣的學校去受苦。可趙歡歡卻說:“考入泉州師院特教專業那天,我就給自己的人生定位——忠誠于國家特殊教育事業。”
小趙面對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自閉癥、多動癥、唐氏綜合征、智力障礙,智商基本在70分以下,70分左右的算是極為優秀的,一般都是50分以下,有些甚至只有10分,相當于幾個月的寶寶那樣。有的甚至自己不會吃飯,不會大小便,不會說話。
自閉癥的孩子情緒容易受天氣影響。去年,趙歡歡班上有個身材高大的自閉癥學生上課期間突然情緒失控,追打老師,扯老師頭發,把老師按在墻上,好幾個老師受傷了。面對這樣的孩子,趙歡歡讓學生掐、抓出血,這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趙歡歡說,讓學生掐,讓他抓一抓,孩子情緒得到釋放,就會歸于平靜。她認為,自己的學生,本質上都是天真、可愛的孩子,只是一時生病了,慢慢地,他們會好起來;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每一天對孩子都充滿著希望。
有個女孩子正上課時,例假來了;也有學生突然尿濕褲子,拉大便。趙歡歡都會停下課來幫忙處理。
有的學生一年級來時連走都不會,是父母用輪椅送來的,現在六年級了,通過趙歡歡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多年堅持不斷康復訓練,學生已可以擺脫輪椅獨立行走。
人們都說當教師,桃李滿天下。可趙歡歡說,我們不敢奢望學生功成名就,只要學生能夠生活自理,能夠找到一份讓其在社會生存的工作,生活得像個普通人一樣,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一次,趙歡歡摔倒了,仍然堅持趕到學校上課,校長見其臉色蒼白,勸她到醫院就診。趙歡歡堅持把一個上午的課上完,到了醫院,醫生診斷為腦震蕩。趙歡歡說,我的學生,一生下來就受苦受難,作為特殊教育學校畢業的老師,沒有理由不去憐惜他們、熱愛他們,是社會賦予我這份責任擔當。
奔跑在崎嶇道路上
自2012年9月以來,大田縣特殊教育學校組織全校教師利用周末時間,風雨無阻,為因各種原因未能到校上課的中重度智障學生、中重度殘疾扶貧學生每兩周“送教上門”1次,每次為每個學生送教3節課,覆蓋全縣各鄉鎮30多位孩子。
作為學校骨干教師,趙歡歡組織老師根據學生的殘疾類別、障礙程度和認知特點,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個別化教育計劃,選取合適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康復教育。為每個學生建立詳實的送教檔案,做到“一生一案”。
趙歡歡耐心輔導學生學習知識、訓練技能,與學生一起玩耍、做游戲。吳山鎮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趙歡歡老師,一向寡言的她,就開心與老師言語,喜歡芭比娃娃,趙歡歡就給她買;喜歡某種小玩具,趙歡歡就給她買小玩具。
暑期的一天,一位鄉村學生家長打來電話,說孩子病重,請趙歡歡老師幫忙。當時趙歡歡已懷孕8個月。她急忙聯系在縣醫院退休的母親,幫忙對接急診,終于把急性闌尾炎學生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這樣的電話不少,趙歡歡如母親般,關愛著每一個智殘學生。
送教上門,趙歡歡的足跡遍布大田的濟陽、吳山、謝洋、桃源等偏遠鄉村,近七年來,下鄉近150次。在崎嶇道路上,趙歡歡來來回回都暈車嘔吐,疲憊不堪;但在孩子面前,她總是流露著笑臉,給他們帶去快樂,帶去對生活的信心。
趙歡歡在自己“送教上門”日記里如是記下:走進殘疾孩子的家庭,生活的困頓映入眼簾,孩子期盼的眼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即使付出再多也無怨無悔。路崎嶇艱辛,心砥礪前行。讓“送教上門”為孩子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溫暖他們的心靈,助力他們成長與前行!
“智殘孩子,也同樣享有義務教育的權利,雖然他們生活在偏遠的村落,我們都要找到他們,讓他們擁有受教育的機會,一個人也不能掉隊。”趙歡歡說。
讓孩子過得更好
大田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林幼春說,趙歡歡老師是校少先隊輔導員,因政教處崗位人員空缺,她頂崗,幾年來,沒有任何怨言,只是埋頭工作,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
智殘的學生,生活生存是第一要素,為構建完善育人格局,強化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培養生存技能,提高殘疾學生就業創業能力。今年,學校提出構建生活生存課堂教學改革。
趙歡歡是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老師,業務精,經驗豐富。她積極參與學校教革,對孩子就業率進行社會調查,設計課堂科目,引領教學。在她主導下,學校重點建設以“西式糕點”“花式饅頭”“花式餃子”“康復推拿”4個專業為主的實訓室,形成“基于真實生產環境的”教學做訓研一體化的實訓基地。為此,學校獲得市實訓試點基地30萬元資金補助。
智殘孩子也要有健全的人格與尊嚴。作為學校少先隊輔導員,趙歡歡組織各班級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適合智力障礙學生的少先隊活動。如“我們的節日·端午”包粽子實踐活動、“融入社會·體驗生活”社會實踐活動、“文明伴我成長”中隊會等,組織學生開展“慶六一”“慶元旦”等文藝活動,通過不斷訓練,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不斷增強體質,讓學生能夠成為自食其力者。
近年來,趙歡歡參與國家、省以及縣里的培智學校重點課題研究,如《人本教育理念下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培智學校創設課堂有效教學情境方式研究》《在音樂教學中促進智障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習慣策略研究》《培智學校課堂圖片情境教學的實踐研究》等,取得了豐碩學術論文成果,獲得同行贊譽。
近四年來,趙歡歡年年獲評縣優秀老師、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榮譽在身,她不忘初心:特殊教育事業永遠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