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日報記者 林文斌 攝
?
做活山水文章 打造體育名片
——將樂縣發展生態體育產業側記
●三明日報記者 陳鑫濤 劉巖松 三明日報將樂記者站 沙觀球
“體驗深呼吸”暢游金溪、“冠深杯”中國·將樂游泳爭霸賽、全國蹼泳錦標賽、中國·將樂國際皮劃艇馬拉松公開賽……近年來,將樂縣致力做好“山”“水”文章,積極把體育融入社會經濟發展大局,主動謀劃發展生態體育,有效將其轉化為“金山銀山”。
綠水青山孕育“最美河道”
傍晚,金溪碧波蕩漾,伴著晚霞,河道上的余暉被數支皮劃艇劃開,一幅天然畫卷徐徐展開。
2014年至2016年,將樂縣以“深綠一派,清新滿邑”的美譽,連續3年位居“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排行榜首位。2017年,將樂縣又被授予“美麗中國·深呼吸第一城”榮譽稱號。
將樂縣境內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80.47%,境內金溪流域水質優良,常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風景優美,縱貫萬全鄉、黃潭鎮、古鏞鎮等6個鄉鎮,是十分理想的水上運動項目比賽和訓練場地。
“來到將樂后,就不去其他地方訓練了。”吉林北華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成冰說,他們看中的就是將樂的水質優、水流穩、水面寬的河道條件和整體的環境,相比之前去的浙江、廣東、遼寧的訓練基地,這里更適合訓練。這已經是他在將樂的第三個年頭,去年,北華大學不僅把將樂縣作為皮劃艇集訓基地,更是將整個北華大學水上運動基地設在了這里,每年入學的水上運動類大一新生,軍訓完第一年都需要在將樂學習和實踐。
“這里的水質真的好,河道又平穩,水也不會太涼,對于我們學習和訓練再好不過了。”北華大學皮劃艇專業大一新生趙婷婷是四川閬中人,從小在溪水邊長大的她,第一次來到將樂就被這里的青山綠水所吸引。今年,她將在將樂一邊學習一邊備戰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
“山東、安徽等很多北方地區的水上運動隊伍都和我們聯系想入駐這里進行訓練。”將樂縣少體校副校長李斌指著積善水上訓練基地的河道說。他表示,為了容納更多的隊伍入駐,積善水上訓練基地今年將進行擴大改造,年底要新增500人左右入住,同時將新建碼頭。
2015年以來,將樂累計投資近2億元,以古鏞百里金溪兩岸為中心,先后建設了2個水上運動基地、4個水上運動訓練場、5個水上活動中心,在金溪兩岸各修建了3公里賽事觀光棧道。
有了得天獨厚的天然河道,更要上下聯動共同守護。自2014年來,將樂縣積極探索和踐行河長制,推行“親水、護水、治水、管水”工作法,發動鄉、村兩級干部,村老年協會、學校校長、企業主,以對外統一招募的方式,組建河道專管員、零距離護河、民間河長隊伍。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守護金溪流域綠水青山和美好家園。
生態體育帶來金山銀山
將樂最大的特色品牌和優勢就在于綠水青山,生態優越。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鍥而不舍地抓好環境保護,依托資源,大力培育、發展和推進水上運動的開展,打造“深呼吸”示范區、避霾首選之地、養生休閑勝地,特別是把古鏞鎮打造成水上運動休閑特色體育小鎮,產業規模和特色體育品牌已初步形成。
嘗到融合發展甜頭的將樂已將山山水水融入運動中。“從2014年開始,將樂就一直努力把體育賽事作為城市宣傳的亮點,探索體育+健康、體育+旅游、體育+文化的大健康產業鏈。每年舉辦的越野賽還特地設置5公里的體驗組,將樂本地人可免費參加,這就是希望通過比賽讓大家認識到鍛煉的重要性、健康的重要性。”將樂縣文體和旅游局局長程瑞振說。
據統計,將樂去年舉辦全國、省、市級品牌活動26場,開展常規性健身活動60余項,帶動7.6萬人次直接參加體育運動、9.3萬人次觀看賽事活動。
將樂縣副縣長肖玉琴表示,賽事的持續舉辦更好地展現了將樂縣良好生態、和諧民風、豐厚的文化底蘊,宣傳了將樂的旖旎自然山水風光,將吸引更多人走進將樂、了解將樂,推動山地戶外體育項目發展,有力促進將樂縣進一步打響深呼吸品牌,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
“體育賽事的帶動對第三產業的發展功不可沒。”肖玉琴說,“2018年,將樂接待游客200.6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0.64億元,人均花費1028元,分別同比增長20.4%、36.4%和13.3%。”
體育拉攏了人氣,依托景區從事旅游相關服務產業,也成為當地增收的重要“引擎”。“這幾年全縣的酒店業,發展真是迅猛。”將樂縣玉華賓館總經理黃閩榕頗有感觸地說,“通過體育活動的宣傳比任何形式的效果都要好,幾年來,全縣酒店的平均入住人數至少增長了20%以上。你看,這兩天馬上又有300人到400人的團隊來入住了。”說話間,黃閩榕自豪地展示了酒店的微信訂單。
打響特色體育品牌,引領全民健身
將樂縣水上運動全面開花,各界人士參與體育健身的熱情高漲。將樂縣游泳協會和將樂縣冬泳俱樂部成員突破了1500人;將樂縣水上運動俱樂部和將樂縣龍舟俱樂部也相繼成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的參與;各類民間自發組織的公開水域健身游泳比賽層出不窮,水上運動成為了將樂縣群眾最喜愛的運動之一。
“圍繞‘一山一水一場館’,將樂的山水都‘動’起來了。”將樂縣文體和旅游局局長程瑞振說,“‘一山’指的是將樂的秀美山川,像龍棲山、九仙山、寶臺山皆是層巒疊嶂,這賦予將樂舉辦越野挑戰賽等山地體育賽事的獨特優勢;‘一水’指的是貫穿全縣的金溪河,力爭把皮劃艇公開賽打造成將樂縣的品牌賽事;‘一館’指的是投資2.5億元的將樂體育中心,是省內縣一級最好的體育中心。”
青山綠水和濃厚的體育氛圍吸引了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中心領導的目光,除了在將樂舉辦多屆全國蹼泳錦標賽,去年,國家蹼泳隊還確定了將樂作為國家隊集訓的最終基地。
在賽事引領打造“深呼吸+”產業鏈的背后,是“健康將樂”的訴求。肖玉琴說:“過去的民生是溫飽,現在的民生是健康。”
“下班以后,到金溪河邊劃劃船,在水中觀賞縣城,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皮劃艇愛好者張宇說,“在將樂生活的幸福指數很高,特別是能感受到全民健身帶來的運動氛圍。”
去年,投資300萬元的將樂特色水上運動俱樂部落成河濱南路,別具特色的船型外觀,出自德國設計專家之手。“我們俱樂部配備了專業救生員、救生艇、專業教練等。”俱樂部負責人李斌計劃把俱樂部這個公益項目做大規模,讓將樂百姓人人都能參與。
記者手記
生態優勢是最具競爭力的優勢。將樂縣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以發展體育產業作為生態產業化這“后半篇文章”的切入點,推動體育賽事、休閑運動與自然風光旅游深度融合。
一系列體育賽事花落將樂。“體驗深呼吸”暢游金溪活動、“冠深杯”中國·將樂游泳爭霸賽、全國蹼泳錦標賽、中國·將樂國際皮劃艇馬拉松公開賽、將樂50國際越野挑戰賽……金溪河面運動健兒劈波斬浪,龍棲山上越野運動員展示速度與激情,將樂的山水都“動”起來了。
體育賽事關注高,極易集聚人氣。去年,將樂舉辦的各類品牌體育活動帶動9.3萬人次觀看。有了人氣,也就有商氣、財氣。近年來,僅將樂縣酒店的平均入住人數就增長了20%以上。
體育產業還帶動了一批民生補短板項目。將樂縣實施了金溪沿河景觀改造、生態景觀廊道、城市綠道等一批生態景觀工程建設,不斷扮靚“深呼吸小城”。
作為綠色產業,體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將樂縣以賽事為媒,不斷延伸“體育+健康”“體育+旅游”“體育+文化”大健康產業鏈,加快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生態產業為發展賦能。將樂縣立足獨特的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路子,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促進了生態與經濟良性循環發展,為我們做好生態產業化“后半篇文章”,提供了有益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