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金融知識系列講座之二: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2019-06-24 16:27:54?來源: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五、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 騙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趨利避害和輕信麻痹的心理,誘使受害人上當而實施詐騙犯罪活動的。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意識,以免上當受騙。 (一)克服“貪利”思想,不要輕信麻痹,謹防上當。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對犯罪份子實施的中獎詐騙、虛假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詐騙及虛假致富信息轉讓詐騙,不要輕信中獎和他人能辦理高息貸款或信用卡套現及有致富信息轉讓,一定多了解和分析識別真偽,以免上當受騙。 (二)不要輕易將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訊信息等家庭、個人資料泄露給他人。對于家人意外受傷害需搶救治療費用、朋友急事求助類的詐騙短信、電話,要仔細核對,不要著急恐慌,輕信上當,更不要上當將“急用款”匯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銀行賬戶。 (三)遇到疑似電信詐騙時,不要盲目輕信,要多作調查印證。對接到培訓通知、冒充銀行、公檢法機構等聲稱銀行卡升級和虛假招工、婚介類的詐騙,要及時向本地的相關單位和行業或親臨其辦公地點進行咨詢、核對,不要輕信陌生電話和信息,培訓類費用一般都是現款交納或者對公轉賬,不應匯入過個人賬戶,不要輕信上當。對于來電聲稱是公安、檢查、法院、銀行等的電話號碼,務必多方印證,嘗試回撥電話核實,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號軟件等手法冒認電話號碼。 (四)正確使用銀行卡及銀行自助機。到銀行自動柜員機(ATM、CRS等)存取遇到銀行卡被堵、被吞等以外情況,認真識別自動柜員機的“提示”真偽,千萬不要輕信和上當,最好撥打自動柜員機所屬銀行電話的客服中心了解查問,與真正的銀行工作人員聯系處理和解決。 (五)日常應多提示家中老人、未成年人注意防范電信詐騙,提高老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識。犯罪分子通常喜歡選擇相對容易上當受騙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作為詐騙目標,作為子女或者父母,除了自己注意防范電信詐騙外,應積極主動向加重老人、未成年人傳遞防詐騙的知識,為我們敬愛的長輩和需要呵護的下一代筑起防詐騙的知識圍墻。 六、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小技巧 在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后,應盡快做到以下三步:一是準確記錄騙子的賬號、賬戶姓名;二是盡快撥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機關報案;三是及時準確將騙子的賬號和賬戶姓名提供給民警,由公安機關進行緊急止付。 六不:不輕信,不匯款、不透漏、不掃碼、不點擊鏈接、不接聽轉接電話。 三問:遇到情況,主動問本地警察,主動問銀行、主動問當事人。 養成七個好習慣: 1.保護好個人身份證和銀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復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2.網上銀行操作時,最好手工輸入銀行官方網址,防止登錄釣魚網站。 3.輸入密碼時,用手遮擋。 4.密碼要設置得相對復雜、獨立,避免過于簡單,避免與其他密碼相同,定期更換。 5.開通賬戶動賬通知短信,一旦發現賬戶資金有異常變動,立刻凍結或掛失。 6.不隨意鏈接不明公共wifi進行網上銀行、支付賬戶操作。 7.單獨設立小額獨立銀行賬戶,用于日常網上購物、消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