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學生吃上“幸福餐”
2019-06-26 11:54:42?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6月20日傍晚時分,伴隨著清脆的下課鈴聲,地處尤溪縣西城鎮的尤溪縣第五中學一片歡騰。211名學生興高采烈地涌進食堂,排隊吃營養晚餐。 “今晚的食譜是紅燒排骨、胡蘿卜炒香菇、炒青菜、榨菜肉絲湯和1瓶豆奶。”正在食堂陪餐的副校長蔡華忠告訴記者,“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改革對山區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一個福音。 然而,這項全新的工作涉及生產、采購、加工等多個環節,流程十分繁瑣。如何讓營養餐真正成為農村學生的安全餐、營養餐、幸福餐,考驗著多方的管理能力。 去年5月,尤溪縣被列為全省營養改善計劃大宗食品及原輔材料“統一采購、集中配送、協同監管”試點縣。以此為契機,縣里建立學生營養餐服務平臺,實現食材采購有賬可查、飲食營養科學、廚房操作明廚亮灶,有效破解了相關監管難題,確保專項補助資金全額用于學生,讓學生安全享受營養配餐。 均衡營養:從“吃得上”到“吃得健康” 營養餐,營養是關鍵。該縣針對農村初中、小學學生發育特點及對營養的不同需要,聘請了具有職業資格證書的營養師,結合當地飲食習慣及食材特點,通過營養素分析軟件,為學校制定科學、規范的營養餐食譜,并將食譜導入平臺。 學校食堂負責人只需輸入早、中、晚用餐學生人數,便可實現每日在線便捷下發訂單,保障食材的營養新鮮、搭配科學,避免出現食材缺漏或堆積乃至過期的現象。 “原來有采購、進貨等瑣碎的環節,食譜搭配更是大工程,現在由平臺統一配送食材、搭配好食譜,我們只要驗收品質和數量,有了更多精力進行精細化管理。”尤溪五中初中部學生食堂管理人員黃能坦說,現在輕松了不少,肩負的食品安全、財務管理等壓力也小了。 三菜一湯為基礎,每天不重樣,科學、可口的菜式備受學生歡迎。“上學期只有午餐、晚餐在食堂吃,大概要15元左右,現在每學期只要交650元,三餐全部在食堂吃,菜式還比家里豐富,每天都不一樣,特別棒。”尤溪五中初一學生余然敬津津有味地用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據悉,該校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每人每學期預繳650元,加上“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500元的營養餐補助,一學期平均下來,每天三餐的價格僅在12元左右。 “我們請福建省營養師協會的專業營養師制定帶量帶價食譜,每日及時配送新鮮的食材,保證菜品質量,確保學生所需要的各種營養能夠均衡。”尤溪綠生商貿有限公司承擔了采購、配送的任務,公司負責人陳義治告訴記者,已經與福州、廈門、尤溪本地20多個種植基地、供應商對接,食材經過市場、供應商、綠生公司三道檢測關口,合格之后才入庫分揀,所有食材都進行留樣,確保食材安全、新鮮。 全程監管:舌尖安全看得見 在縣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記者看到,各級管理人員可通過服務平臺,實時在網上進行巡察,配送中心食材進貨、檢驗、儲存、分揀情況以及物流配送過程、食堂烹飪過程、學生用餐情景,實現全程無死角監控,一目了然。 “我們以資金安全、食品安全為重點,加強對資金使用范圍和支出標準的監管,并對所有的食材,實行全程追溯。既要最大限度讓學生吃飽吃好,更要讓他們吃得安全放心。”尤溪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陳靜介紹,平臺還對接省農業廳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平臺數據,建立起食材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為監管部門提供數據支持,為配送單位提供數據服務,為家長、學生提供信息查詢。 尤溪縣還積極推進學校“明廚亮灶”,讓全縣60多所公立學校廚房在陽光下運行。去年,尤溪五中投入80多萬元用于標準化食堂建設,購置商用電磁灶、蒸飯機、留樣冰箱等廚房專用設備,有效改善環境。同時,安裝15個攝像頭對工人操作、食材儲藏、保管留樣等全程進行監控,由食堂大廳墻上的電視機展示實時影像,并接入上級監管平臺,從而讓食材制作等每一步都安全規范。 “我們嚴格落實陪餐制,還建立起由校領導、老師、學生、家長等代表組成的膳食委員會,加強對食堂管理、監督。”在蔡華忠看來,讓學生吃上“幸福餐”,精細化管理必不可少,“比如,陪餐過程中,我們發現某些菜肴不受歡迎,可以及時反饋,進行微調,現在很少發現剩菜的情況。” 據介紹,像尤溪五中這樣接入學生營養餐服務平臺,實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協同監管”的方式,今年春季已經在尤溪全縣40所寄宿制學校鋪開,實現學生舌尖安全可溯、可控、可見,惠及6292名學生,其中,享受每年1000元營養餐補助寄宿生4771人,困難寄午生227人,自行繳費在校就餐學生1294名,涉及營養改善經費每年約550萬元。(三明日報尤溪記者站 嚴士冬 陳杰 文/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