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貧困孩子享受溫暖教育
2019-07-03 10:18:21?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圖為寧化一中賴國強老師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張文林是寧化縣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之一,也是全縣首位受益于教育扶貧政策后考入研究生的建檔立卡貧困生。”6月25日,寧化縣教育局局長吳革偉表示,2016年以來,寧化先后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發放助學金1020.72萬元,惠及貧困學生4110名,貧困生百分之百建檔立卡受益。 建立“一生一檔”跟蹤管理 張文林,寧化縣淮土鎮仕邊村人,2015年考入海南大學海洋科學專業。2017年,因弟弟腦癱,輾轉治療后債臺高筑,一夜返貧,五口之家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但是張文林并沒有因此退學。從這一年開始,他連續兩年得到政府撥付的每年1萬元助學金,圓滿完成本科學業,還考上了廈門大學海洋事務專業研究生。 作為一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孩子,寧化一中畢業生曹興輝就讀中學、大學時就享受了政府相關資助政策。他參加2017年高考,以631分的好成績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寧化一中黃文利老師介紹,曹興輝出生農家,生活十分艱苦,當年偏科嚴重,英語較弱,考上名校的希望不大。由于家庭條件所限,曹興輝認為即便考上大學,也交不起學費和生活費,學習態度有點悲觀。任科老師紛紛從思想立志、提高英語成績、解決生活困難等方面對他進行幫扶。高中期間,寧化一中幫助他免了高中三年學費。2015年,寧化縣人民法院還資助了2000元給他。上大學后的曹興輝,依然每年得到寧化縣政府每年10000元的資金幫扶。 “2016年至今,寧化先后為350名貧困大學生發放了助學金,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資助全覆蓋,現有83名受助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吳革偉說,從2016年開始,寧化縣政府開始出臺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精準助學政策,規定從2016年起至2020年,寧化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校就讀的省內、省外高校大專生和本科生,分別給予每學年4000元、5000元和8000元、10000元的資金幫扶。 檔隨人走,實現動態跟蹤和信息共享。“通過檔案能全面了解學生成長脈絡,有利于每個階段采取不同措施,因材施教,最大程度達成育人目標。”吳革偉說,建立“一生一檔”,包括“一卡”:“寧化縣教育精準扶貧學生信息卡”,記錄貧困學生基本情況和可享受的政策;“一冊”:學生學業評價手冊,記錄學生學業變化情況;“一表”:學生幫扶記錄表,記錄學生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評價等。而這一做法得益于“三全三扶一檔”工作機制。 2016年,寧化縣推出了“三全三扶一檔”教育精準扶貧模式,包括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和全程管理;扶志工程、扶智工程和扶助工程;為每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建立專門檔案,突出“基礎教育”“大學教育”兩頭抓精準幫扶策略。 對全縣所有1757名貧困學生建檔立卡,發給教育精準扶貧學生信息卡,實現貧困學生信息全程跟蹤管理。全縣教育系統3096名干部、教師(其中886名黨員)全部參與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從2018年起至2020年,寧化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入園適齡幼兒保教費實行“補差”,由縣財政對享受國家助學金但未能達到所在幼兒園所需保教費的貧困家庭,按每年實際產生保教費進行差額補助。2018年秋,寧化332名幼兒實現零學費入園。 “寧化縣已經實現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的扶貧全覆蓋,走出一條山區教育精準扶貧的創新模式。”寧化縣縣長姚文輝說,“基礎教育”“大學教育”兩頭精準幫扶的方向和模式,以及建檔立卡,目的就是不讓一個貧困家庭孩子因貧輟學和因貧失學,確保孩子“有學上、有書讀”,還要“讀好書”和“上好學”。 教師“1+X對1”精準幫扶 方田中心學校免收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的教輔材料費,貼補他們一日三餐的就餐費用。貧困戶小巫因父親病逝,長年與70多歲奶奶一起生活。學校入戶了解到這些情況后,立即行動,把他納入建檔立卡的幫扶對象。小巫得到了政府每年資助的1000元生活資助,學校還為他墊付教輔材料費、研學活動費。 “重要的是,孩子對生活和學習有了希望和信心。”小巫的班主任說,為幫助他提高學習成績,學校安排老師“一對一”進行輔導,既扶志又扶智。結對老師經常家訪,幫助他解決生活困難。他熱愛體育運動,學校就推薦他加入學校足球隊,免費提供運動服及腳套。小巫從此好學和陽光,先后獲評學校“學習進步之星”和“運動之星”。 “扶志”“扶智”“扶助”的做法成了寧化教育扶貧的特色。各校校級班子成員“1對N”進行“扶志”。通過談心交流座談、勵志感恩專題講座、助學儀式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幫助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學習動力。科任教師“1+X對1扶智”,多名教師對學生的多個薄弱科目逐一進行輔導。選定1757名責任教師及部分科任教師,采取“1+X對1”方式“扶智”,定期做好成績分析,制訂學業幫扶計劃,幫扶貧困學生提高學業成績。 寧化縣扶貧開發協會與縣殘聯密切合作,積極實施“貧困大學生圓夢行動”計劃,先后資助26名在校貧困大學生15萬元,助力他們完成學業。協會還積極配合縣教育局,落實“翁俊民助學金”,共資助19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19萬元。 寧化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送教上門”活動,把全校教師分為4個送教小組,先后走進全縣16個鄉鎮,深入26戶重度殘疾兒童家里送知識、送技能、送關愛,讓無法進校的重度殘疾兒童也能享受教育。“現有31名在校生被確定為重點幫扶對象,扶志,也要扶智,一個都不落下。”寧化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張族彩說,學校正在通過培養體育特長生,助力學生圓滿完成學業,為日后自食其力打下牢固的基礎。 “教育扶貧精準施策需要更人性化、更精細化,更有人文關懷的溫度。”姚文輝說,貧困家庭的孩子有學上、上好學,讓每一個貧困孩子都能享受溫暖教育,要成為老區蘇區教育的一張特色名片。 (三明日報寧化記者站 賴全平 文/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