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小小講解員暑假勤上崗
2019-07-12 09:58:32莊嚴 陳杰?來源:東南網(wǎng)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孩子們在觀摩朱子教訓。 東南網(wǎng)7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陳杰 嚴士冬 文/圖) 4日,三明市尤溪縣博物館蘇區(qū)廳里人頭攢動。“紅軍積極發(fā)動群眾開始籌款工作,籌集了大批大洋以及食鹽、大米、煤油等軍需物資,僅大洋就30余萬元……”當天,是尤溪縣博物館第四期小小講解員培訓班正式開班的第一天,縣實驗小學六年級的肖雨宸臨時充當起學弟學妹們的小導師,這也是她第四次參加尤溪縣博物館的小小講解員培訓活動。 在尤溪,像肖雨宸這樣的小小講解員還有不少。從2016年開始,尤溪縣博物館每年開展“我家在景區(qū)暑假來尤溪”小小講解員公益培訓。為了提高培訓質(zhì)量,今年減少近一半?yún)⒂柮~,僅14名小學生參加培訓。 從孩子角度講解文博知識 “博物館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課堂,小小講解員培訓可以讓更多的青少年走進博物館,學習文博知識、傳播尤溪文化。”尤溪縣博物館社教部部長吳玉萍是小小講解員培訓主要負責人,她告訴記者,為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宣教平臺作用,從2016年開始舉辦小小講解員培訓,不同于專職講解員,強調(diào)的是以孩子的角度來講解文博知識。 尤溪縣博物館位于尤溪縣朱子文化園,占地面積235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300平方米,展陳面積2600多平方米,圍繞理學宗師朱熹、千年古縣、紅色蘇區(qū)、鄉(xiāng)土民俗、福建盧部、民間收藏及文化交流等設(shè)有7個主題展廳,展示了尤溪的歷史文脈。 因為講解涉及的內(nèi)容較廣,小小講解員培訓班主要針對四到六年級的學生,安排在7月每周一到周五。培訓以專題展廳為基礎(chǔ),依托館藏文物,授課內(nèi)容分為文物知識、素質(zhì)培養(yǎng)、展廳實踐三個部分。2016年的第一期培訓共招募講解員27名;2017年的第二期提高培訓班作為第一期學員基礎(chǔ)班的延續(xù);去年,第三期參加培訓的講解員發(fā)展到33名。 “為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培訓活動專門聘請播音主持人、本土文化老師等專業(yè)人員,開設(shè)形體禮儀、民俗文化、茶藝、陶藝等豐富的課程。”吳玉萍介紹,在培訓期外,平時博物館的社教活動也會與培訓內(nèi)容相結(jié)合,讓學員汲取更多文化養(yǎng)分,也為他們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 “課程都很有趣,比如對于展廳里的雕刻、朱熹像等,老師讓我們通過作畫把領(lǐng)悟到的表現(xiàn)出來。”這種形式讓肖雨宸對尤溪文化有了新的領(lǐng)悟。 有了實踐的舞臺和系統(tǒng)的指導,小小講解員們愈加老練,他們的講解總能引來參觀者的陣陣掌聲。 爭做家鄉(xiāng)文化傳播使者 每逢節(jié)假日,這群小小講解員總是踴躍當起博物館的志愿者。今年五一,肖雨宸當了3天的講解員,作為一名老學員,她在講解時已毫不怯場。“除了教授新學員外,老師們還會一對一輔導長期來講解的老學員。我們也會通過和游客的互動了解自身知識面上的不足,通過上網(wǎng)或者查閱資料不斷完善我們的講解內(nèi)容。” 在肖雨宸看來,能讓家鄉(xiāng)文化準確地被更多人知道,是小小講解員的責任和榮譽,“面對游客的提問,表述要嚴謹,遇到疑惑要及時請教、學習,不能把錯誤的知識傳達給別人”。看著肖雨宸的進步,她的母親很是高興,“來這里學習,增加了她對家鄉(xiāng)本土文化的認同感”。 “經(jīng)常有參觀者夸他們講得比專業(yè)導游還要好!看到孩子臉上洋溢著成就感,我們也感到很欣慰。”吳玉萍高興地看到他們有所收獲。 為保證培訓質(zhì)量,博物館在去年的基礎(chǔ)上開辦提高班,還做了改進,如今年重點宣講蘇區(qū)廳、盧部廳、民俗廳,并安排了制作板凳龍、紅色故事宣講等豐富的活動。 尤溪縣實驗小學五年級的林雨琦是這一期的學員,她對接下來的提高班課程充滿期待,“我之前就是學校里的播音員,播音只需將字念清楚,而講解員還要注重與參觀者們的眼神交流,常要互動,能學的東西太多了。我想繼續(xù)參加培訓,了解更多的尤溪歷史文化知識,并以自己的力量傳播出去”。 |
相關(guān)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