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情侶返鄉創業 金姜產業“鏈”出財富
2019-07-18 11:49:23吳聯參?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營養價值高的金姜 東南網7月18日訊(福建日報 吳聯參 文/圖)在大田縣前坪鄉小川村,一對00后年輕情侶蔣芳文、林玉萍返鄉創業,把生姜加工成姜粉、姜茶等產品,既破解了困擾當地村民的生姜滯銷難題,又實現了產品升值,為姜農們開辟出新的“致富路”。 蔣芳文的父親有十幾年的生姜種植經驗,在老家種了500畝的金姜。鮮生姜保質期很短,利用率只有35%左右,加之受貯藏技術、市場價格變化等影響,金姜時常出現滯銷。 經過詳盡的市場調研后,蔣芳文、林玉萍發現,通過榨汁,可以使生姜的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而且更加衛生、耐儲存。 說干就干。兩人先學習生姜種植、貯藏等技術,之后又四處拜師,學做生姜銷售,跑市場拓寬銷售渠道。很快,他們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有了創業資金,兩人著手做生姜深加工。蔣芳文和林玉萍到泉州、漳州等地加工廠參觀學習,又找親朋好友湊了70萬元,成立了七里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專業廠房,購買烘干機、切片機、磨粉機等全套生姜加工設備,并在本村招了20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 很快,公司生產出了第一批產品:金姜粉、早餐金姜茶、黑糖金姜茶等,產品在今年2月開始銷售。 緊接著,兩人又與福建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對接,著手開發金姜糖、金姜素等食用、醫用和保健類產品,不斷增加生姜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金姜產業鏈。 在銷售上,兩人實行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林玉萍負責跑市場,廣泛鋪貨。在她的努力下,逐漸打開了大田、泉州、廈門等地的市場,在上百家實體店設立了醒目的金姜制品專柜。 同時,他們打造了“小川村”金姜電商品牌,與本地農特電商企業合作,通過微信銷售、網絡眾籌、團購等形式,把金姜制品銷往全國各地。 小川村不少村民都靠地里的收成吃飯。蔣芳文、林玉萍的金姜加工廠投產后,生姜基地松土除草、施肥補苗、采摘加工要雇用不少工人。“每個人月工資3000元左右,繁忙季節還要另外請一些臨時工。”蔣芳文說,除了雇用本村的村民,公司還為周邊農戶免費提供金姜苗、生產技術和肥料,并幫助他們銷售和加工。 蔣芳文、林玉萍說,開發好本土特色農產品,帶領鄉親一起邁上致富路,是他們最大的夢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