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16:朱軍長和寧化山歌
2019-07-18 18:10:35?來源:聚焦三明 責任編輯:林張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寧化長征出發(fā)地廣場 寧化是山歌之鄉(xiāng)。當晚,壽寧橋頭歌手云集,你呼我應,此起彼落,你聽: 新打梭鏢兩面光噢。 拿起梭鏢上前方噢, 拿起梭鏢打敵人哦, 梭鏢繳到盒子槍噢…… 一首首隨口唱出的山歌,激情澎湃,表達了寧化人民對紅軍和朱軍長的深情厚意,唱得大家群情振奮,不時發(fā)出陣陣喝彩。 寧化紅軍醫(yī)院紀念園 朱軍長更是聽的津津有味,他意味深長地對大家說:“山歌是件打白匪、鬧翻身的好武器,要多編、多唱這樣的新山歌?!迸R走時,他掏出僅有的兩元津貼費交給春嬸等山歌手,鼓勵她們的革命熱情。 從那以后,寧化山歌改變了過去那種哀愁傷感的情調(diào),注入了鮮明的思想內(nèi)容和強烈的革命真情。1932年5月,禾口鄉(xiāng)婦女張伍秀聽了省蘇維埃主席張鼎丞的工作報告后,立即剪掉髻子,放開小腳,將銀器捐獻給紅軍,隨之,她那悠揚動聽歌聲回蕩在寬闊的天際之間:“韭菜開花一桿心,割掉髻子當紅軍;保護紅軍萬萬歲,割掉髻子也甘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